秸稈微貯飼料、是近年來繼推廣青貯、氨化飼料之后,又大力推廣的一種秸稈加工處理新技術。它具有成本低、增重決、無毒害、貯存肘間長、與農業(yè)不爭化肥等優(yōu)點。夏秋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是制作秸稈微貯飼料的大好時機,廣大農戶應盡快掌握好此項技術。
1、菌液的配制
1.1 菌種及用量。菌種用秸稈發(fā)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處理麥秸(干玉米秸、稻草)1噸。
1.2菌種的復活:首先配制濃度低于1%的白糖水溶液,按每貯五噸干秸稈配200毫升準備。即在200毫升水中加入少于1袋菌種量的白糖,以提高菌種的復活率。再將1轉菌種(3克)倒入200毫升白糖水溶液中,讓其充分溶解,在常溫下放置1~2小時后使用。復活菌種的袋數(shù)要視當日微貯秸稈的數(shù)量而定。
1.3菌液的配制。將復活好的菌液,加入到食鹽水溶液中攪勻備用。干秸稈、菌種、食鹽、水、玉米面(或效應)用量的配比見下表。但玉米面(或麩皮)不配在菌液中,要單獨分層撒。
2、鍘短秸稈
用于微貯的秸稈,一定要不霉爛變質,先切短,牛用的不得超過8厘米,羊用不超過5厘米,鍘短后便于壓實,提高害的利用率,保證微貯飼料的質量。
3、微貯窖的建造和秸稈裝窖方法
微貯窖的建造方法和青貯氨化窖一樣。其秸稈裝窖方法也與青貯氨化相似??衫迷瓉淼那噘A氨化窖,經徹底清理后用來搞微貯,也可按照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向陽干燥、土質堅硬、排水容易、離畜舍近、取用方便的原則新建。常用的有磚石水泥結構的永久窖、土窖、塑料袋等微貯方法。不管采用哪種窖,都要在窖壁鋪好塑料膜(土窖從底邊到上全鋪,永久窖從離窖上邊 0.2~0.3米處鋪)的前提下,干秸稈微貯按四分層的技術操作順序進行裝窖。
一是分裝鍘短的秸稈,每層裝0.3米。
二是分層撒玉米面(或麥麩),為發(fā)酵初期菌種繁殖提供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按干秸稈重的千分之五。均勻地撒在每層秸稈上面。
三是分層撒菌液,小窖可用噴壺或瓢灑,大窖可用水泵噴灑。每層均勻地噴灑一遍。
四是分層壓實,其目的就是減少秸稈間空隙,為發(fā)酵菌創(chuàng)造良好的厭氧條件,壓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適用于小窖微貯的人工踩實,另一類是適用于條形大窖微貯的輪式或履帶式拖拉機壓實。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要特別注意對窖邊窖角的壓實,用機械壓實不到的地方,要用人工踩實來補充。
4、封窖
按照四分層的技術操作順序,逐層裝窖,如果當天裝不滿可蓋上塑料薄膜,第二天揭開繼續(xù)裝,直至裝到高出窖平口0.4~0.5米,并使其呈饃頭形,并在最上層上面,按每平方米250克均勻地撒一層細食鹽后封窖,封窖要求完全與青貯氨化封窖完全相同。
5、微貯調料的飼喂方法
在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封窖21天后,較低季節(jié)封窖21天后,完成微貯發(fā)酵,即可開窖取料飼喂家畜。開窖后首先要進行質量檢查,優(yōu)質的微貯麥(稻)秸稈和干玉米秸色澤金黃,有醇、果香味,手感松散、柔軟、濕潤;如果呈現(xiàn)褐色,有腐臭或發(fā)霉味,手感發(fā)粘,或結塊干燥粗硬,則為質量差不能飼喂。開窖、取料、再封窖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則與氨化相同,但不需晾曬,可當天取當天用。
家畜飼喂微貯飼料時,可與其它草和精料搭配,要本著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喂量的原則飼喂。一般情況下牛每天喂15~20千克,馬、驢、騾每天5~10千克,羊每天1~3千克。喂微貯飼料時要特別注意日糧中食鹽的喂量,因為在制作時已加入了部分食鹽,每公斤微貯麥(稻)秸稈中約合食鹽:[10千克÷( 1000千克+1300千克)]=4.3克,連同最上層撒的食鹽,每公斤達4.7克左右。每公斤微貯干玉米秸稈中的含鹽量是:[7千克 ÷(1000千克+900千克)]=3.7克。連同最上層撒的食鹽,每公斤達4.1克左右。應根據(jù)每日喂微貯料的重量,計算出其中食鹽的重量,從日糧中應加食鹽的量中扣除。 本文轉自D+快檢創(chuàng)客聯(lián)盟:http://bbs.dplu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