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85|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參考:以科學發(fā)展觀應對禽流感事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2-28 18: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科學發(fā)展觀應對禽流感事件
--評亞洲禽流感病毒變異恐慌論
2005年10月1日《北京青年報》“防治禽流感WHO全球總動員”一文中報道說:“已導致亞洲65人死亡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旦變異為能在人際間傳播的病毒,后果將會怎樣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負責公共醫(yī)療的專家(英國國籍戴維.納巴羅)9月29日警告說,屆時全球將有500萬至1.5億人被禽流感奪去性命?!薄耙坏┌l(fā)生物種突變,病毒從禽類傳播變異為人際傳播,我們就要準備好應對,必須壓制、消除病毒,延緩大規(guī)模流感傳播的速度”還說:“不過延緩傳播的時機稍縱即逝”。

  2005年10月25日30國衛(wèi)生部長聚會加拿大,防禽流感成為中心話題。歐盟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專家指出:“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危險性極小,人們沒有必要濫用禽流感疫苗”。“沒有根據(jù)地擴大危險將會在公眾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國際家禽》(2005年英文版第9期和中文版第6期)刊登的“人類、家禽與禽流感”的作者是199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Peter Doherty教授,他指出:高致病性禽流感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以及為抵抗疾病的努力,在亞洲以外的人們看來必定象一場言過其實的戰(zhàn)爭(phoney war原義是欺騙的、偽造的戰(zhàn)爭)。

  我們姑且不談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戰(zhàn)爭的性質和目的;我們也無需聯(lián)想伊拉克戰(zhàn)爭的欺騙性;更無需聯(lián)系歷來國際霸權主義者利用科技或衛(wèi)生事件,打壓發(fā)展中國家的事實。但,我們可以想一想,從1997年在香港引發(fā)禽流感以來,尤其是2003年3月該特區(qū)以來,在這場多年的“戰(zhàn)爭”中,看到的事實,受到了錘煉。我們只從科技的層面上冷靜地分析一下這場戰(zhàn)爭的起因,我們的遭遇和應對的方針和策略。值得警惕的是:這場“戰(zhàn)爭”還剛剛開始,它正在走向國際化、政治化。它的制造者給科技界留下了重重的伏筆,日后的科技爭論和斗爭還很復雜,任重而道遠。

  一、恐慌論者的理論根據(jù)是不科學的

  生物遺傳變異是自然規(guī)律,公眾不必恐慌。納巴羅先生唯一的理論依據(jù)是“變異”和“突變”,從前面的一段言論里,不難看出,他把變異和突變等同看待,這是一個理論錯誤。

  1、生物在未發(fā)生突變以前,遺傳的穩(wěn)定性是不可動搖的基本屬性。一般變異是嚴格受遺傳性制約的,只能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否則就沒有任何物種了。病毒也是生物的一部分,穩(wěn)定性也是病毒的基本屬性。

  2、自然突變率是很低很低的,而且是不定向的。對人類利害關系而言,病毒突變也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也可能既無利也無害。

  3、生物品種間或病毒的毒株間雜交產生的任何變異是在遺傳穩(wěn)定性控制下的有限變異,絕不是“突變”。在自然狀態(tài)下,由于種間隔離關系,一般是不能雜交的。禽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能自然雜交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

  4、任何生物也都會自然產生適應性遺傳變異,“有矛就有盾”。任何時候夸大變異危險性,不提或否定遺產穩(wěn)定性是錯誤的,是片面的,是不科學的。

  5、病毒的毒力受環(huán)境和毒量的影響,只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它就很難達到致病毒力的效應。

  6、由于生物種間進化的自然隔離,卵生動物(家禽和鳥),幾乎沒有與哺乳動物共感的傳染病。同樣,人類與家禽也幾乎沒有共感的傳染病。這普通是常識。納巴羅先生卻說“一旦發(fā)生物種突變,病毒從禽類傳播變異為人際傳播”。他的“一旦假設”是沒有理論和事實根據(jù)的,是不科學的。除非有人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制造“生物炸彈”。

  7、禽流感已經在世界上流行100多年,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爆發(fā),當時稱雞瘟,我國稱歐洲雞瘟,或真性雞瘟,雖然是屬于動物一類傳染病,但已是一個常見的傳染病,象雞的新城疫一樣,它是可防、可控的疫病。為減輕人們的思想恐慌,不至于“談禽色變”,必須正確宣傳和應對禽流感事件,科學地、理性地應對它。

  二、恐慌論者的邏輯思維錯誤

   假設的“可能性“,絕對不是“必然性”,否則就是典型的邏輯思維錯誤。

  1、禽流感在問世100多年以來,其毒力一次比一次減弱,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客觀事實。1991年在冰島首先發(fā)現(xiàn)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毒力也在一天天減弱。但納巴羅先生用“延緩傳播的時機稍縱即逝”,刻不容緩,使“可能性”一下變成了“必然性”。這種概念的連接和推演,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也是不可以想象的。難道科學的“假設、預測”可以不建立在事實和理論的依據(jù)上嗎?

  2、建立在科學“假設”階段的“研究”,只能是極少數(shù)人在實驗室進行研究。負責任的科學家不應該大肆宣揚和聲張,因為它是不確定的東西。

  3、納巴羅先生處在高位,利用國際現(xiàn)行政策和策略環(huán)境來實施他的“假設的預測”,這種未雨綢繆有何可取之處?造成的精神恐慌和經濟損失誰來負責?大家都記得“狼來了”的故事,如果真的狼來了,大家可能擔心再上當,受蒙騙,而真正麻痹了,那才是真正危險和悲哀。

  4、他在“假設”基礎上的“預測:屆時全球將有500萬至1.5億人被禽流感奪去性命”。 完全是偽科學慣用的手法。 這與“戰(zhàn)爭”恐嚇有什么兩樣?只能是杞人憂天,令人心悸。

  科學地、理性地應對禽流感事件,科學家應該負有首要的責任。世界已有相當?shù)目茖W家對禽流感“變異恐慌論”提出質疑和反對。

  三、“人感染禽流感”、“人禽流感”導致恐慌論

  只要人際間未有發(fā)生禽流感的傳播,就不能說“人感染禽流感”、“人禽流感”只能說“人攜帶禽流感病毒”,否則會造成極大的誤解,產生不可挽回的科學、政治和經濟危害。

  1、“禽流感?人攜帶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人禽流感?人流感?死亡”之間是嚴格的科學名稱,不能任意連接和推演。否則對人們的恐嚇比“細菌戰(zhàn)還細菌戰(zhàn)”。

  2、專家研究認為人的黏膜是天然的防疫禽流感病毒的屏障。我國醫(yī)學專家認為:人是否直接感染禽流感,還不能確定。“人感染禽流感”“人禽流感”的提法是根本錯誤的,因為人際間并未傳播該病,既無科學理論根據(jù)又無事實根據(jù)。人流感與禽流感之間畢竟是不同種的病毒,盡管基因的結構存在相似的部分。

  3、病毒“攜帶者”與“感染者”是完全不同的涵義科學名詞,千萬不能等同,更不能有任何有意無意的連接和推演,否則易造成對事件的曲解和歪曲。

  因此,有專家認為目前死亡的65人中,只能是“攜帶者”,還不一定是“感染者”,是否有其它的死亡原因存在?值得深入研究。因為人際間沒有明確的、典型的發(fā)生類似禽流感的傳播,這是鐵的事實。我國衛(wèi)生部負責人,在西方記者一再追問“是否有人際間感染禽流感?”做出了明確的否定回答。

  4、任何動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異性流感,如豬流感、牛流感、馬流感等,動物間可能相互間攜帶病毒,但不是感染者,只是攜帶傳播者。這是普遍的自然現(xiàn)象。正如日本發(fā)現(xiàn)蒼蠅帶禽流感病毒,但不能說“蒼蠅感染禽流感,蒼蠅流感,蒼蠅該死”。

  5、“人禽流感”說法,是一個科學性錯誤。如果真有類似大量病例,突變真正產生了,產生了質變,也只能另外命名為“X流感”,必須去掉“禽”字,“禽”字標簽不能亂貼,否則就失去科學的嚴格界限。這是牽涉全球65億人口的安康,683億只家禽的生命安危的關鍵詞,千萬不要混淆和濫用。

  6、人的免疫力也在增強,例如某地區(qū),H9在人的血液中有24%出現(xiàn)陽性,但不發(fā)病,仍然很健康。同樣家禽也會產生更好的自然免疫力,即抗力,如水禽的抗力較強。墨爾本大學的Peter Doherty教授指出:“目前整個亞洲H5N1、HPAI的發(fā)病率很高,但與家禽密切接觸而感染的人數(shù)明顯發(fā)病率在降低。現(xiàn)在的禽流感病毒不易傳染給人類”?!?越南的禽流感病例說明毒力在減弱”。

  由此說明接觸家禽的人對禽流感生產了一定的免疫力,獲得了抗病性。這是家禽飼養(yǎng)者、加工 者和消費者的福音。

  四、“恐慌論”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健康傷害

  我國畜牧業(yè)占農業(yè)的總產值的40%,家禽占畜牧業(yè)產值的40%,占農業(yè)總產值的16%。家禽產業(yè)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1、我國現(xiàn)有142.32億只家禽,在禽流感期間,產品無法正常上市,每天需要飲水、喂料和人工管理等等,近兩年多來每只至少損失20元計,全國直接經濟損失2840多億元,是一個沉重的經濟打擊。


  2、農民朋友的承受力雖然比過去強,但非常有限,我們許多養(yǎng)禽大戶和公司已經徹底破產。雖然國家千方百計采取了一系列的財政補救措施,但由于我們是世界養(yǎng)禽第一大國,仍然是杯水車薪,農民朋友只有在心里流淚、淌血。例如:2005年因其影響失去了市場,新希望集團損失1億元。草原興發(fā)集團也因為失去市場,只好焚燒種雞212.29萬只,商品雞426.35萬只, 虧損3億元。


  3、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泰國、越南等的市場損失、健康威脅、精神傷害、經濟損失等等無法估量,的確不亞于“一場戰(zhàn)爭”的損失。


  五、調整家禽產業(yè)結構培育抗病品系根治“恐慌論”


  運用傳統(tǒng)遺傳育種技術和現(xiàn)代生物技術培育家禽抗病品系,是根治“恐慌論”的一項戰(zhàn)略措施。


  1、我們育種工作者可以運用雜種遺傳力的原理;應用“生態(tài)優(yōu)選育種方案及雙選育種法”和生物技術,從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中找到最佳結合點,培育抗禽流感病毒較強的家禽品系?!?br>

  2、實現(xiàn)產業(yè)化經營管理必須處理好七大關系:良種是根本;防疫衛(wèi)生是保障;飼養(yǎng)管理是條件;飼料營養(yǎng)是基礎;銷售市場是導向;產品加工是龍頭;科學技術是關鍵。建立八大體系:育種制種、飼料加工、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設備、產品加工、市場網(wǎng)絡、動物福利、專家服務等體系。


  3、大量撲殺家禽是無奈之舉。禽流感病毒對家禽也是一個自然選擇的因素,我們可以利用它選擇出抗逆較強的抗病品系。建議今后應該盡量減少撲殺,即使要撲殺,應該適當縮小范圍。


  4、家禽是人類的朋友,在某種意義上是家禽養(yǎng)育了人類,因此,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應該給家禽更廣泛的生存權和為人類服務到底的權利--奉獻肉蛋的權利,不應該成為“無辜的犧牲者”。特別是要保護野生禽類,她們?yōu)槿祟悇?chuàng)造了無法估量的生態(tài)經濟效益。

  5、吳常信院士提出:“禽道主義”,值得大家深思。國外有些國家為“家禽福利”立法。我國即將頒布的《畜牧法》也有相關內容。

  六、千方百計恢復家禽市場水平化解“恐慌論” 


  1、雖然我們的媒體客觀、公正、全面地提供了信息資料,但由于這些信息源的制造者故意設計的陷阱信息、虛假情況,變相指令、命令等等,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信心,造成“恐禽心理”,市場嚴重下滑,生產者、加工者經濟損失慘重,社會經濟、生態(tài)經濟損失無法估計。


  2、禽肉禽蛋是人類健康廉價、全價的重要動物蛋白來源。我國三令五申,按防疫標準解除了個別地區(qū)封鎖,實現(xiàn)禽產品合理流通?!?br>

  3、人類有今天的智商,是因為食用了動物食品的結果。禽肉禽蛋約占人類動物蛋白來源的50%以上。歷來禽肉、禽蛋是餐桌不可缺少的食品,而且是優(yōu)質蛋白,又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美容保健食品。如果人們因為種種莫須有的原因,不吃或少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降低免疫力、智力,會引發(fā)更多的疾病和傷害,特別是對兒童的智力、老年人的健康遭受更大的傷害。


  4、我國農業(yè)部長、衛(wèi)生部長曾經帶頭當眾吃雞肉。我們要理解國家領導者的良苦用心,大家共同攜手,吃愛國愛家愛自己的雞肉雞蛋,為國家分憂,度過該事件難關。在充分煮熟的情況下絕對安全,放心消費,否則我們是真正上當受騙了。


  七、嚴格執(zhí)行有關法制法規(guī)和措施遏制“恐慌論”


  1、2005年10月29日我國首席獸醫(yī)官、農業(yè)部獸醫(yī)局局長說:雖然我國已捕殺了13.8萬只家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國禽流感疫情防控存在三大困難,因此一些省份仍有發(fā)生疫情的可能。一是候鳥有三條遷徙路線經過我國;二是中國家禽飼養(yǎng)量大,為142.32億只。占世界總量的20.83%;三是中國家禽飼養(yǎng)以散養(yǎng)為主,其中有60%的家禽為散養(yǎng)。我們現(xiàn)在已經達到80%的人工免疫覆蓋率,完全可以實現(xiàn)100%的人工免疫,包括注射、噴霧、飲水、滴鼻等。


  2、2005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防控高致病禽流感工作。我國政府已制定了應對禽流感的12條措施,包括中央安排20億元,設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完善禽流感的預警機制;開展禽流感疫情監(jiān)測;加強科技攻關和關鍵技術的儲備研究;開展國際合作等等。


  3、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大困難”可能變?yōu)橹袊筇厥鈨?yōu)勢:許多專家認為候鳥抗病力最強,目前仍然未找到候鳥傳播禽流感給家禽的直接證據(jù),僅是推測。今年秋冬我們的候鳥區(qū),如江蘇、江西、云南等地區(qū),并沒有發(fā)生候鳥大批死亡的事件。很可能候鳥已經最先渡過了自然免疫禽流感的關口。關于我國飼養(yǎng)量大,其中散養(yǎng)量又很大,是好事。散養(yǎng)禽可以改成規(guī)范的標準放養(yǎng),可以象歐共體一樣對放養(yǎng)家禽立法。


  4、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在加強對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如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等國家指定單位生產質量合格的疫苗,試驗免疫的有效率為100%。這是我國最強有力的應對禽流感的技術手段。


  5、我們有完善的疫病防疫法規(guī):如《國際動物衛(wèi)生法典》、《動物防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食品衛(wèi)生法》以及《重大疫情應急條例》等等。


  我們國家已經筑起了一道包括防禽流感在內的疫病防制“鋼鐵長城”。可以預料,我國家禽產業(yè)將有一個全新的發(fā)展。

作者注:★春陽寫作組: 李 東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研究員)、吳建三(農業(yè)部動物檢疫研究所 研究員)、甘孟侯、張 祺(中國農業(yè)大學 教授)、李授章(重慶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研究員)、周大薇(四川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 副教授)、潘 琦(江蘇泰州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 副教授)、張克剛(天津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副研究員)、陳印權(上海申浦家禽育種有限公司 高級獸醫(yī)師)、孫漢(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教授)、項可寧(湖南省畜牧研究所 研究員)、舒顯理(北京市平谷區(qū)畜牧局 助理畜牧師)。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2-28 18:41:43 | 只看該作者

re:請大家仔細看,多多宣傳,為廣大雞民多做貢...

請大家仔細看,多多宣傳,為廣大雞民多做貢獻。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板凳
發(fā)表于 2006-2-28 19:08:59 | 只看該作者

re:好文章,振聾發(fā)聵,頂一下??刺粫?..

好文章,振聾發(fā)聵,頂一下??刺粫?,不道德,不過實在是好文章,難得一見,忍不住在頂一下。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地毯
發(fā)表于 2006-2-28 20:30:56 | 只看該作者

re:對啊!是不是老外們在忽悠人吶?!

對啊!
是不是老外們在忽悠人吶?!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5
發(fā)表于 2006-3-1 08:27:54 | 只看該作者

re:不要以為只有人會與時俱進,病毒也會!...

不要以為只有人會與時俱進,病毒也會!
違背自然規(guī)律,早晚要出問題。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3-1 18:24:45 | 只看該作者

re:那也不能聽風就是雨,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那也不能聽風就是雨,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7
發(fā)表于 2006-3-1 21:44:25 | 只看該作者

re:現(xiàn)在老百姓的導向標是新聞,哪里有人染禽流...

現(xiàn)在老百姓的導向標是新聞,哪里有人染禽流感,哪里雞價肯定大跳水,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不敢吃雞的,我身邊的都有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8
發(fā)表于 2006-3-1 21:46:48 | 只看該作者

re:天天聽到人死,有幾個敢冒這個風險啊,現(xiàn)在...

天天聽到人死,有幾個敢冒這個風險啊,現(xiàn)在大多還是有畏懼心理的,雞價還是上不來, 昨天問了銷售部,我們這三黃母雞能賣到3.8-3.9元左右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fā)表于 2006-3-2 00:30:10 | 只看該作者

re:價格不錯呀,不知道輿論是怎么搞的,要是對...

價格不錯呀,不知道輿論是怎么搞的,要是對愛滋病也這樣宣傳,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人間悲劇了.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05: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