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73|回復: 2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孤城,這些話是誰說的,你還配做人嘛???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4:31:3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孤城下面的話又是誰說的?。?!你還配做人嘛?。。?/strong>


“天在上,你在說,天在辨。

你是說圣賢也是人這么簡單嗎?你說的是,圣賢是你這種人!妄測圣賢,你師父沒告訴你,雖然他可能不咋地,也可能很偉大,但世界上有比你師傅更偉大的存在嗎?

指天,不言天,只有你引用的典故才如此。

你見辯不過就罵,師承何家?我不會瞧不起你,我鄙視你老師!

師道不存,怪不得不認圣賢,家法不嚴,你師父是什么人物?

我鄙視你師祖,怎么沒關好你老師?教出這么個鄙視圣賢的口出污穢之徒?”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4:40:03 | 只看該作者

孤城,給你臉不要臉?。?!孤城,如果你心中有師,知道避諱,就不敢在恩師活著的時候,說先師什么的?。?!辱人師祖,還捎帶自己恩師?。。?/stro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5:12:24 | 只看該作者

對你這種死不要臉的,只有一個回答:孤城,給你臉不要臉?。?!孤城,如果你心中有師,知道避諱,就不敢在恩師活著的時候,說先師什么的?。?!辱人師祖,還捎帶自己恩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1-7-9 15:15:20 | 只看該作者
不要斷章取義,好吧?

下面,我解釋下,你看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1,這些話是在你罵人之后說的,當時有些激動----當然,激動并不是鄙夷你老師和你師祖的理由。

2,即便我是一時激動,我用的措辭是“鄙夷”----這表明的,是內心的感受,你再仔細品品,是謾罵嗎?

3,就算是這個“鄙夷”,也不是沒有來路的-----你妄測圣賢,以今例古,這種態(tài)度,不應該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可以允許自己的學生有的態(tài)度。從傳統(tǒng)角度講,有點大逆不道。從馬克思主義角度來講,這種治學態(tài)度不夠客觀,屬于唯心論。

于今于古,只要家教嚴明,是不會教出這樣的學生的。

您說說,都能教出這樣的學生來了,這樣的老師,我在心里“鄙夷”一下,有何不可?

所以說,古人說的“有辱師門”,可真不是空穴來風。

4,另外,我算準了你其實沒有老師。證據:

(1)你的辯論,言辭,推理,分析,總結能力,就是一個尚未畢業(yè)的,2000年之后入學的大學生水平。

(2)凡是研究生以上教育,都極為強調家法的嚴明----越高層的學問,越是強調傳承,而你,帶著很強的“革”掉傳統(tǒng)道德和傳承的“命”的革命精神----這個精神,實際上,每個導師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學生有的----有了就壞了,還怎么傳承?。繉Π??

所以,我算準了,你沒有讀過研究生。

在中國的現狀,只有研究生是學生和老師雙向選擇的,是老師把自己的學風,靈魂交出來,傳下去的,這就叫師承。而國家教委統(tǒng)一招生,大批大批的本科生,高中生,實際上是國家教委委托學校(還不是單個的老師哈),集體按照國家教委的要求培養(yǎng)的有知識的社會人員而已,非要說里面有師承,有師徒感情,那我估計,按照以往的經驗,不會是大概率事件的----當然,意外也有,不過不是你,為什么,因為你根本不把師承當回事。

所以,我說你沒有老師。

按照你的言行,我猜你是2003年之后畢業(yè)的本科生,應該沒有大錯。

對吧?其實鄙夷你,瞧不起你,可能有那么一點---我不能擔保我再辯論時絕對客觀----但鄙夷你老師,瞧不起你老師,那是真沒有,更不用說我辱罵你老師了。

你看一下,我的原意,是不是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5:1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葉赫娜蘭.孤城 的帖子


對你這種死不要臉的,只有一個回答:

孤城,給你臉不要臉!??!孤城,如果你心中有師,知道避諱,就不敢在恩師活著的時候,說先師什么的!??!

辱人師祖,還捎帶自己恩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1-7-9 15:17:07 | 只看該作者
你罵我,我原諒你。

不是老師原諒學生,是師兄原諒學弟----我還是那句話,以后,你讀書讀多了,你就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了。

好好讀書,要讀出原意,抖機靈,玩兒斷章取義,老這么搞,就不能進步了,很可悲的,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5:1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葉赫娜蘭.孤城 的帖子


對你這種死不要臉的,只有一個回答:

孤城,給你臉不要臉?。?!孤城,如果你心中有師,知道避諱,就不敢在恩師活著的時候,說先師什么的?。?!

辱人師祖,還捎帶自己恩師?。。?/stro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1-7-9 15:26:32 | 只看該作者
“別膽怯了,我們會聽下去?。?!”

好,我成全你。

我盡量簡短,也盡量給您反應的時間。

我和您一共接觸過三次,我記得(也不一定,如果我記錯了,您說,我改。)

第一次,是在孤城一首小令開始談詞,以及后來您自己填了一首詞。詞本末流,孤城沒有太在意,不過,在您要求下,孤城指出了您填詞的三個缺點(評論的唯一語言是批評,除非不評論---這句話出自哪兒,您可以百度下。):

1,在刻畫感情上,技法應用不熟練。

2,在惜字如金的地方重復用字。

3,音律不嚴謹。

其實您還有第四個毛病,就是師承不嚴,我怕說出來讓您太害羞,就沒說,但是,您也說,您看了好些詞,但是,就是沒記住自己學的那一家的名字,是吧?就是寫杜甫評論的那位(我也沒記住,對不起。他的詞,我沒讀過。)。至于為什么怕您太害羞,您自己百度一下章太炎和梁啟超關于“家法不嚴”的評論,看看他們的批評是不是夠嚴厲。孤城就不費口舌了。

您當時左右耳言它,也就沒再展開,對吧?詞,詩之余也。倒也不值得展開。沒有什么值得爭論的地方----搞高等數學的,不會在乎會不會初級速算法,填詞,玩兒而已。

(其實當時孤城沒有展開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自私----就因為詞是“玩兒而已”,所以,孤城也怕有眼人給孤城扣一個不務正業(yè)的帽子,哪敢展開呀?)

應該說,那時候我是欣賞你的---因為你家法不嚴,所以,我猜你是八零后,因為以我們學校的經驗,90年代和九十年代之前的學生,沒有這么讀書的。我想,一個八零后,能把詩詞玩兒到這個地步,雖然基本上屬于門外漢,但是,比起天天泡網打“天涯”,也強多了,當時,我是帶著栽培你,讓著你的心態(tài)和您交往的----直到后來第二次接觸,就有點改了我對你的看法。

為什么?因為你開始詆毀“禮”了---我給你說了多次,禮和理的關系,你就是要把“是不是所有禮都有理”進行到底----我告訴你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生命?對!但是你非要說“死人就沒有生命”,這就成了腦筋急轉彎了-----而關于“禮”,關于“仁”,關于“道”,是來不得腦筋急轉彎兒似的調侃的。

當時的辯論,基本上是我一有發(fā)言,您就百度,我說了,百度上的東西,很雜糅,觀點互相矛盾----畢竟不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個流派的觀點。這種東西,是不能拿出來證明自己觀點的---除非你吃透,并且超越原作者----這種對待材料的態(tài)度,是很不成熟的表現----對于基本的中原,華夏的文化元素,闡述常見的,或自己的觀點時,不應該是這么個態(tài)度----不過,對于這一點,我當時沒有給你指出,為什么?1,怕您害臊,要保護您的自尊心。2,要保護你關心傳統(tǒng)文化的熱心---這兒,不方便潑冷水的。

當然,就是這時候,我也借著唐朝順坡下驢,讓你一馬。為什么呢?還是那句話,八零后,不上網,不打天涯,考慮人生了,總該多讓著點----不過,這時候我就有點瞧不上你了-----你對傳統(tǒng)的“革命精神”太濃,就容易太皮毛,是接觸不到傳統(tǒng)的內核的。而且,這個態(tài)度不改,以后也接觸不到。

瞧不上歸瞧不上,我還不至于反對你,為什么?我在學校里工作,知道,對年輕人就是要手軟,允許犯錯誤,允許走彎路的。

不過,我和你這第三次接觸,你開始證明司馬遷后悔了,這就不行了。為什么?因為:

A,追慕先賢。

B,追慕先賢和登高一呼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容不得我不開口!

剩下的,你就在這個帖子上找,我就不多說了----你說我對你人身攻擊,我不知道是不是,辯論,尤其是網上辯論,難免有言多必失之處,我是帶著反對你的心態(tài)發(fā)言的,這我承認,但你說我有意對你人身攻擊,年輕人,我雖然不反對,但是,還是不能承認----也許,以后心情平靜了,我回憶一下,會發(fā)現,但現在沒有覺得是故意針對你個人的。

你也不妨總結下,看是不是這個過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7-9 15:2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葉赫娜蘭.孤城 的帖子


對你這種死不要臉的,只有一個回答:

孤城,給你臉不要臉?。。?/strong>孤城,如果你心中有師,知道避諱,就不敢在恩師活著的時候,說先師什么的?。?!

辱人師祖,還捎帶自己恩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1-7-9 15:54: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朝2009 于 2011-7-9 15:55 編輯

“當時的辯論,基本上是我一有發(fā)言,您就百度,、、、、”澄清一下,矮子先生沒有百度,唐朝也沒有百度;那篇“儒家是憲政主義嗎?
——簡評秋風的孔子論
袁偉時”的文章當時恰好是掛在“網易新聞”上,本人就粘了過來,孫蘇軍君揣測是“據研究:自從有了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人腦的記憶功能下滑很多,通過百度等直接出來若干解答”。注明;本人讀書少,上網多。注明;辱罵從此開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8 17: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