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Duane E. Reese,內布拉斯加大學養(yǎng)豬推廣專家 - 最近豬肉價格回落,而周二以來豆粕價格卻每噸上漲了60美元。在這種市場形勢下,在今后的90到100天當中,控制飼料成本就成了最重要的管理問題。
檢查一下您的飼喂程序,加以改進。需要記住,良好的飼喂程序涉及幾方面的要點。這些要點包括:對豬只的生長性能進行監(jiān)控、選擇飼料原料、制作配方、實現(xiàn)一套品控程序、對成本進行監(jiān)控,以及減少飼料浪費。
首先,重點應該放在飼料消耗最大的方面(例如:生長-育肥料),以及成本最高的營養(yǎng)成分(例如:能量、蛋白和磷)上。主要因素把握好之后,再調整次要因素。對于各種因素,都一定要評估其經濟價值。
有若干種指標可用來衡量飼喂程序的經濟特性。最糟糕的指標要算每噸飼料的成本了,因為光看這個指標無法了解豬的生長情況和收入情況。比較好的指標是每公斤增重所需的飼料成本、每頭出欄豬只的飼料成本,以及每頭豬的效益。最好的指標是單位面積飼養(yǎng)空間的效益。
下面列出了一些改進飼喂程序經濟效益的竅門。
1.尋求各種飼料原料來滿足豬的營養(yǎng)需要,包括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能量。這樣就有多種選擇的余地,例如用基混料來代替濃縮料,或把玉米換成小麥次粉、油脂、黃米或DDGS(帶濾液的玉米加工蒸餾物).您可能需要把一部分豆粕換成肉骨粉或結晶氨基酸。
2.在不同原料中進行選擇時,應當根據一定的標準,比如,日糧的賴氨酸水平,您希望日糧達到某種賴氨酸水平,然后按這個標準去選擇飼料原料。營養(yǎng)方面可參考內布拉斯加大學的豬營養(yǎng)指南 .
3.根據實際情況以及供應商的服務質量,現(xiàn)實地考慮應該采用全價料、濃縮料、基混料還是預混料。
4.要保證日糧中營養(yǎng)成分恰好滿足豬只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除非多出來的部分能起到提高飼料轉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體品質的作用。有些生產者總是添加不必要的、對提高生產性能沒有幫助日糧成分,或添加過多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5.根據當前的生產條件調整日糧。各種養(yǎng)分的水平既不要多,也不要少。要掌握豬只的無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以及21日齡窩重等指標,根據這些指標精確地調整日糧配方。關于如何衡量豬只地生長性能并根據生長性能確定營養(yǎng)需要,可參考豬營養(yǎng)指南。
6.注意,對于體重達到86kg的豬不要提供過量養(yǎng)分。豬只在這個階段消耗的飼料占總量三分之一,但此時瘦肉增重已經下降。
7.按預算飼喂,每種日糧飼喂一定量之后就調低日糧營養(yǎng)濃度,按計劃逐步降低日糧營養(yǎng)水平,而不是猜測豬只的體重再根據體重配制日糧。
8.分性別飼養(yǎng),閹公豬對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母豬低,尤其是體重達到36kg之后。
9.分階段飼養(yǎng),從斷奶到上市之間至少要分7個階段,飼喂7種不同的日糧。
10.謹慎評估生長-肥育階段添加促生長抗生素的經濟效益。考慮添加抗生素的成本是多少,生產性能提高由多少,是不是劃算。
11.日糧粉碎微粒的平均直徑應控制在650至750微米。微粒直徑每降低100微米,飼料轉化效率就會提高1.2%.飼料轉化效率提高1.2%,每頭豬就能多賺0.5美元。如果您已經半年沒有測過飼料粉碎粒度了,建議您現(xiàn)在就把飼料樣本送到試驗室去分析。
12.及時更新繁殖群,采用瘦肉率更高的公豬和母豬。生產脂肪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生產瘦肉多四倍。
13.改善豬群的健康狀況。如果營養(yǎng)被用來對抗疾病,那么這部分營養(yǎng)就無法再用來增重,成為浪費。全進全出是保證豬群健康的一項很好的飼養(yǎng)方式。
14.應制定一套對豬只施行安樂死的程序,與獸醫(yī)和員工一起討論現(xiàn)有的安樂死程序。生產性能低下的豬只會消耗大量飼料,并增加用藥的成本,對這樣的豬應實施安樂死,加以淘汰。
15.和其它豬場合伙大宗購買飼料,這樣可獲得價格的優(yōu)惠。把注意力集中在豬群的表現(xiàn)上。如果飼料原料或飼喂策略方面的措施對豬群表現(xiàn)沒有改進,就不要考慮。
16.調查一下購買散裝飼料原料的可行性,考慮不用袋裝原料。
17.可考慮將飼料加工成顆粒。玉米或黃米-大豆日糧經制粒后飼料轉化效率可提高5%至8%.飼料制粒帶來的效率提高??傻窒暳蟽r格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
18.要制定現(xiàn)實的飼料成本目標,要了解豬群的飼料轉化效率、日增重、單位胴體或豬肉的飼料成本,以及單位飼料成本的產出。總之,確定盡可能多的指標,根據這些指標來決定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19.經常調整喂料器,盡量避免飼料浪費。大體上,飼料不應超過料盤容量的50%.
20.要注意,把單位胴體的飼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意味著達到最高的效益。換句話說,通過單位胴體飼料成本這個指標無法確定獲益最大的營養(yǎng)方案。為了精確制定營養(yǎng)方案,需要考慮整體的成本和收益,進行局部預算。
21.努力與飼料供應商實現(xiàn)坦誠的溝通。在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下,坦誠的溝通有助于解決問題。
22.要建立一套品控程序,不論飼料或飼料原料是從外面購買的還是自己種植、自己加工混合的。要對日糧和飼料原料的關鍵物理性質和營養(yǎng)指標進行監(jiān)控。詳情可參考這篇文章。
23.考慮提前定好飼料原料的價格,以便控制價格風險(例如通過遠期基差合同、配方價格合同、期權合同、期貨合同或遠期現(xiàn)金合同等).
24.為飼料及飼料原料的購買和運送過程制定一定的規(guī)程,以便盡量降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疾病傳播風險。
25.有些信息對于制定飼喂策略很重要,但又無法確定,這種情況下可通過精心選擇、設計良好的生產試驗來獲得這些信息。
26.估算自產飼料所需的總成本(固定成本加運行成本),與購買飼料進行比較。對有的豬場來說,自己生產可能并不劃算,因為委托加工的成本要低得多。
來源:內布拉斯加大學養(yǎng)豬中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