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酶的添加量其依據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根據用戶飼料配方中抗營養(yǎng)因子的種類和數量設計相應酶的種類和數量來解除抗營養(yǎng)因子呢?
答:復合酶各廠家復合理念不同故其添加依據也就不同,個人常建議的方法是,依據日糧中要解決的最主要矛盾因子的量和復合酶中解決該主要矛盾的酶的量的比例關系來考慮用量。(根據酶活力的定義和酶活含量以及添加量,是可以計算理論上在多少時間內可以分解掉酶的對應底物的。)
關于根據用戶飼料配方中抗營養(yǎng)因子的種類和數量設計相應酶的種類和數量來解除抗營養(yǎng)因子,雖然,有些NSP復合酶的復配理念就是按抗營養(yǎng)因子的種類和數量來設計配方的,但個人認為這種思路只是停留于對NSP表面上的認識。比如說:玉米的木聚糖含量雖然也不少,但是溶解率很低,所以粘度效應大大減弱,故而木聚糖酶在玉米型日糧里面就不是主要的添加也只是輔助作用,不需要按木聚糖含量來添加;而豆粕里面雖然甘露聚糖的含量不高,但由于甘露聚糖糖基對腸道有比較強的刺激作用,所以盡管量少也應盡快的將其分解掉,故甘露聚糖酶添加的量相對來說要更大。
所以,我們比較認同的理念是,不同類型的日糧用復合酶,其中某個酶是解決主要矛盾的,其余的都是輔助用,所以只需要按主要矛盾的量來增減就可以了。比如小麥酶就按木聚糖的量增減,玉米豆粕型日糧就按甘露聚糖的量來增減。
本文來自畜牧人科普問答活動之“說說您在使用酶制劑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三正-酶制劑專區(qū):http://m.livemosquitofree.com/forum-50694-1.html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