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溫高濕的天氣里,如果豬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惡劣,就會出現(xiàn)舍內及運輸過程中死亡率升高、生長性能下降、母豬發(fā)情延遲、排卵率下降、受胎率下降、胚胎死亡率上升等問題。溫度高于24℃為警戒狀態(tài);高于37℃為危險狀態(tài);溫度高于37℃的同時濕度達到25%則為緊急狀態(tài)。以下就養(yǎng)豬場如何安全度夏提出一些建議:
一、飼養(yǎng)操作
轉移豬只的時候要格外小心。設法讓豬只保持安靜,慢慢趕,避免產生噪音,不要大喊大叫,轉豬的時候動作不要過快。也不要同時驅趕一群豬(超過五頭),這樣容易造成豬只緊張、發(fā)熱。此外,轉豬、裝車、拖拉的過程中還應避免停頓,尤其是非常熱的天氣里,應盡量把轉豬活動安排在早、晚較涼爽的時間段??崾顣由钷D豬造成的應激。應激的表現(xiàn)如下: 張口呼吸 、尖叫 、皮膚起皰 、身體僵硬 、肌肉震顫 、心率加快 、體溫升高等。
二、保育舍和育成舍
(一)檢查、維護風扇、噴霧降溫系統(tǒng)、水溫空調等設施,并且應對進風口的氣流進行檢查,確保通風設備功能正常。檢查有無損壞的皮帶,如果有皮帶損壞,會顯著降低通風效率。噴霧降溫系統(tǒng)的噴嘴常因長時間不用而被堵塞,應進行清洗。
(二)任何動物夏季的飲水量都會上升,要保證充足的飲水。每頭仔豬每天需要3.8升水,每頭育成豬每天需要19升水。如果用的是乳頭式飲水器,應對水流量進行測量,以保證滿足豬只所需的最低飲水量。
(三)飼養(yǎng)密度在夏天對豬群的影響很大,不宜過大。在足夠的飼養(yǎng)空間里,豬只的咬斗情況減少,生產性能可得到提高,夏季更明顯。仔豬飼養(yǎng)密度應為5~7頭/ m2。肥育豬的飼養(yǎng)密度應隨增重進行調整。隨著豬只長大,飼養(yǎng)密度應逐漸降低。肥育豬剛轉入的時候(23公斤),飼養(yǎng)密度應為2~4頭/ m2,臨近出欄時,飼養(yǎng)密度應為1~2頭/ m2。
(四)運輸過程應仔細。運豬過程中,裝豬、卸豬都應迅速,中間不要停頓。熱天運豬前應先往豬身上灑水。車廂通風量應調至最大,最好用濕沙子或濕刨花做墊料。對于110公斤左右的豬,裝車密度應控制在2.5頭/m2。在警戒區(qū)溫度范圍內,裝車密度應降低10%,運輸應在中午11點之前完成;在危險區(qū)溫度范圍內,裝車密度應降低20%,運輸應在夜間進行;如果溫度達到緊急狀態(tài),應推遲運輸,等氣溫降一些再運。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