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上聯(lián)上游生產廠商,下接終端零售商和最終消費者,在整個商業(yè)流通環(huán)節(jié)中居于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企業(yè)要想贏得市場,營銷人員要想取得業(yè)績,獲得回報,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獲得經銷商的支持和配合。
“商場如戰(zhàn)場”,市場中只存在對手和朋友之分。營銷人員如果企望贏得經銷商的支持,那么最佳的途徑莫過于成為經銷商的心腹。
投其所好尋找共同語言
這里所說的“投其所好”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貶義詞語,而是廣義的感情溝通。要想打好“感情”這張牌,營銷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以真誠待人營銷人員要想成為經銷商的軍師,就必須堅持誠信營銷,以真誠來贏得經銷商的信賴。
學會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迅速找到經銷商感興趣的話題,然后引出經銷商的話匣子,并從中得到更多關于經銷商、關于營銷的信息,并選擇合適的時機,不失適宜的夸獎、贊同經銷商的觀點。
堅持多層次、高頻率的溝通這不僅是對經銷商的一種尊重,而且通過溝通,廠商之間可以就許多問題達成共識,從而避免大量矛盾的出現?! L試從經銷商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能夠幫助營銷人員迅速找到雙方矛盾的根源,從而有利于后面妥善處理。
營銷人員需以誠信待人,在溝通、傾聽中找到雙方共同話題,通過“換位思考”,更好的“投其所好”,這才是“感情”服人的核心思想。
事實為證為經銷商服務
經銷商多是久經沙場,閱歷極其豐富。營銷人員的感情投資雖然有些見效,但始終只是一個補充手腕,經銷商看重的還是營銷人員能否真正為自己做一些事情。
找上級要更好的優(yōu)惠政策和市場支持,同時,把握好尺寸,既將這些政策和支持全部用于市場,又要讓經銷商感覺到,自己在幫他,讓他覺得“欠”了自己一份“情”;加強對商場營業(yè)員的培訓、管理,提高終端促銷員的銷售技能,嚴格控制經銷商的經營風險,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管理、財務體系,全面提升經銷商的營銷水準;時刻關注市場動態(tài),針對競爭對手的動靜隨時做出調整,盡量降低經銷商的經營風險,贏得經銷商的信任;舉行形式多樣、規(guī)模不一的促銷活動,并且親自到終端去進行促銷,以實際行動獲取經銷商的“芳心”;出謀劃策,既解決經銷商發(fā)展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實際難題,又為經銷商長遠發(fā)展做規(guī)劃,讓經銷商感覺是“自己人”。
擊其軟肋捆綁經銷商
商業(yè)社會是個“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市場中講究的是“利害”關系?!耙岳T之、以害迫之”是每個營銷人員必須掌握的技巧。
營銷人員要想成為經銷商的心腹,就必須學會充分利用“利益”杠桿,一方面,確實為經銷商做了許多實際的事情,另一方面,則要根據經銷商的缺陷,用“恐怖性”的語言“警戒”經銷商,讓經銷商充分“認識”到自身價值。惟有這樣,經銷商才可能最終接納營銷人員,視這些營銷人員為自己的心腹。
經銷商的軟肋其實很多。主要的有內外兩種,內部軟肋是在自身素質與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導致思維漸漸跟不上時代,外部軟肋是市場競爭日趨加劇、經營風險大大增加導致何去何從成為心頭之患。
營銷人員如果能夠抓住經銷商的軟肋,并做出相應的舉措,則能更順利的成為經銷商的心腹。具體而言可以一方面引進國際國內最新的營銷、管理理論,并傳輸給經銷商,從而使經銷商能夠“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則針對經銷商面臨的內憂外困,結合當時當地國情,提出一些最合適宜的營銷觀念,幫助經銷商贏得繼續(xù)生存和長遠發(fā)展的機遇。
營銷人員成為經銷商的心腹,成為“心腹”并不是終極目標,而是一個“過程”,一個“工具”。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