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母牛分娩過程中,由于胎兒相對或絕對過大,胎兒畸形、無法矯正或矯正失敗,要確保母子平安,惟一的方法是對母牛實施剖腹產手術。取胎成功只是手術成功了一半,關鍵是術后母牛的受孕。因此,在術前、術中就要保全母牛繁殖機能,以利于母牛術后繁殖功能的快速恢復。為此,筆者在實施多例剖腹產取胎手術成功受孕的基礎上,總結了剖腹產術后母牛受孕的關鍵技術操作要點。
手術關鍵技術控制點
判斷準確,果斷決策在術前要對母牛的分娩態(tài)勢作出準確的評估,在估測產道分娩成功率極低時,就要果斷采取措施,對母牛實施剖腹取胎手術,以免貽誤時機,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在檢查確診并決策后,絕對要減少對產道的觸摸,以防止由于不必要的過多觸摸產道而增加對軟產道、生殖系統(tǒng)進一步損傷的風險。同時,可防止帶來不必要的外來感染產道的機會。杜絕對胎兒進行牽拉,強制分娩。這樣,可避免母牛體能的損耗,防止不必要的產道損傷,以利于母牛術后體力、體能及免疫、生殖機能的快速恢復,因此,提倡一手檢查法。分娩檢查時,通過一手一次進入產道就檢查出胎兒胎勢、胎位、胎兒大小、母牛的產道狀況、產力等數據,以備在第一時間內對母牛作出生產評估。
正確保定選定與切口位置確定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要對母牛實施確實的保定。筆者認為采用右側倒臥固定為佳。同時,對術牛采用2%普魯卡因腰旁神經干傳導麻醉。采用1、2、4,前、后、前規(guī)則尋找注射點。分別麻醉第18肋間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確實有效的麻醉是順利進行剖腹產的重要保證。因此,找準注射位置后,垂直進針達腰椎橫突游離端前角或后角,并將針前移至橫突前緣或后緣下刺1公分左右,注射藥液10ml,后提至皮下注射10ml,分別各點注射。中間那根神經在骨板后角后緣,其余二根在骨板前角前緣。術部表面用0.5%鹽酸普魯卡因作凌形麻醉。用囊腫穿刺針外套16號針頭作護套保護進針后,邊推液邊后退,效果較好。
手術切口位置選定因人習慣而異,有的提倡在右肷窩下;有的習慣在腹白線與右乳靜脈之間的平行線上。筆者通過多次臨床實踐,綜合各種利弊,認為在左肷窩腹壁的上三分之一部,髂結節(jié)下角10公分的下方起始部位作反斜杠“/”式,長約30公分的切口,至于左乳房靜脈前8公分左右。該切口的優(yōu)點是靠近子宮角,便于術中縫合快速收縮的子宮,其次是內容物不易流入腹腔,減少腹腔被污染而帶來腹、盆兩腔感染而引發(fā)的生殖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的風險。
手術切口一定要剃毛,并作嚴格消毒,防止切口處的毛物污染術者手及器械而引發(fā)術后感染術口及兩腔。以利于牛只快速恢復體能和免疫力。
確保無菌操作,防止污染腹腔正確科學選定手術部位是成功手術的前提,利于后續(xù)操作的順利進行。手術時,術者手、器械要嚴格消毒。切開皮膚,肌層要果斷,避免復刀。為避免手術刀傷及子宮或瘤胃,至腹膜時用止血鉗提出腹膜作一切口。后用手術剪剪開腹膜。
找準子宮切口,控制內容物流入腹腔切開腹腔后,前推瘤胃,雙手抱出子宮,隔著子宮壁握住胎兒的腳或頭,小心地將子宮大彎拉出于腹壁切口處,在子宮與切口之間塞上大塊滅菌紗布后,沿子宮角大彎,離子宮頸遠端,避開子宮阜,作一與腹壁切口等長的切口。先剝離一部分子宮切口附近胎膜,拉出于切口之外,然后再切開,抓住胎兒兩前肢,套住雙肢,由助手抬出胎兒。術者引流內容物至腹腔外,同時,快速分離胎衣,迅速往子宮內放入適量土霉素粉。
快速、有效的子宮縫合是手術成敗的關鍵
由于產出胎兒后的子宮收縮極快,因此,在胎兒拉出后一定要快速縫合子宮。稍慢,將會增加縫合子宮的難度,又影響傷口縫合的質量。縫合子宮使用3#羊腸線,第一層對切口全層連續(xù)縫合;第二層進行漿膜肌層連續(xù)內翻縫合術口。后用0.9%生理鹽水對腹腔沖洗、清理干凈,在切中涂上大油劑,把子宮納入腹腔。注意,避免子宮變位。然后,對整個腹腔作無菌化處理,最后依次作腹腔縫合,并對各層作無菌化處理。
在整個腹腔內操作過程中,嚴格做到無菌操作,杜絕術者手、針、刀、剪等器械碰及卵巢、輸卵管等生殖附件。嚴格控制羊水、胎盤等碎片流入腹腔,以免引起腹腔內感染。子宮要縫合確實,以防止子宮內容物流入腹腔引發(fā)的術后感染。該階段操作中,關鍵是控制腹腔、盆腔污染,避免兩腔感染而引發(fā)生殖道附件器質性病變而致不育。當然,子宮切開避免傷及子宮阜。高質量的子宮縫合對今后受孕起到關鍵性作用。
抗菌、補液是快速恢復體能的有效措施
術后母牛大傷元氣,體能消耗很大,抵抗力也迅速下降,因此,給予母牛適當的補液、抗菌、增加堿儲等措施,對于母牛體能恢復起決定性作用。筆者一般采用80萬青霉素鈉15瓶、100萬鏈霉素10瓶配入5%&0.9%葡萄糖氯化鈉液1000ml;25%葡萄糖1500ml;10%氯化鉀100ml配入5%&0.9%葡萄糖氯化鈉液1000ml;10%安鈉咖20ml配入0.9%氯化鈉液500ml;小蘇打1000ml;一次滴注,連用兩天,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當牛只精神正常,食欲恢復,起臥自如時即可停止給藥。但為了防治子宮內的感染,要繼續(xù)大劑量使用抗生素至術后10天左右,以防子宮腔的感染。同時,從術后第二天開始觀察子宮內流出的內容物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早期可采取土霉素粉置入。
配孕分析
防止產后感染,科學、合理凈化子宮是恢復生殖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配孕工作的開始
在術后一周內,嚴禁沖洗子宮,防止外源細菌帶入及炎癥的擴散。7天后如子宮內排出內物正常,不必沖洗。如有異常,可用土霉素5g加0.8g利凡諾250ml混合液沖洗子宮。以后視情況在20天后改用金霉素凈化子宮。筆者發(fā)現,術后控制得當,對于20天后子宮分泌物已趨于清爽的牛只,其100天受胎率與正常牛只相差無幾。
加強術后牛只飼養(yǎng)管理,促進術后生殖系統(tǒng)功能的恢復
術后牛只體質比其它產后牛只更為虛弱,既要維持產奶又要保全自身的恢復。生物體只有滿足自身的生存后,才會繁衍后代。因此,術后牛只要加強飼養(yǎng),合理營養(yǎng),提供恢復牛只身體所必需的養(yǎng)分,促進傷口的愈合,提高機體對子宮的自凈能力,加快術后牛只體況的恢復、子宮的恢復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恢復。為配孕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合理激素調控,促進生殖系統(tǒng)生理機能活動
在營養(yǎng)滿足、機體功能恢復的基礎上,運用生殖激素調動性生理機能活動。在術后45天,可以全面檢查子宮、卵巢,對于卵巢靜止牛只,用促卵泡生成素FSH200單位、LH促黃體生成素200單位,一次肌肉注射,三天后檢查,有卵泡發(fā)育為有效。發(fā)情后,暫不作配種。
滿足子宮恢復需要,適當推遲配種時間
雖然子宮恢復后馬上具有再次受孕著床的能力,但筆者發(fā)現,在早期100天以內受孕的牛只,其流產發(fā)生的概率較大。因此,術后的牛只可考慮適當推遲配種的時間,以利于子宮充分的愈合后配種,提高術后母牛受孕的安全性。
討論
七年的繁殖工作研究發(fā)現,子宮內環(huán)境狀況直接影響著母牛的繁殖性能,而且是各種繁殖障礙的罪魁禍首之一。六年的獸醫(yī)工作使我掌握了更多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方法。不要迷信一種藥。
剖腹產牛只術后受孕與術中子宮縫合有很大關系,直接影響到術后子宮的恢復及配后胚子著床的成功率。而在術中胎兒離開子宮后子宮收縮之快使術者難以冷靜應對。因此,剖腹產手術既要熟練又要冷靜。
術后子宮凈化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受孕成功率,因為,術后子宮感染程度決定牛只的繁殖能力。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