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太陽黑子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年級數(shù)學題難倒北大碩士,誰之過?

  [復制鏈接]
91
發(fā)表于 2010-7-16 14:30:35 | 只看該作者
。。。真有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發(fā)表于 2010-7-20 10:07:54 | 只看該作者
[b]回復 [url=http://m.livemosquitofre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634854&ptid=165980]87#[/url] [i]qianxingxindi[/i] [/b]

同意您的說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發(fā)表于 2010-7-20 10:11:55 | 只看該作者
沒頭、沒尾、半身的魚都不存在,是因為魚在一起互相遮擋所以看起來是這樣,其實都是整條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發(fā)表于 2010-7-20 10:21:05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是我們想的復雜了啊,人家題目的意思就是在講“6+9+8=?”的事情,
哪怕是6條沒頭,那也算是6條啊,9條沒尾也算9條啊,那些半條的,也是算一條啊。
并不是非得像我們想的,半條的再和那半條組合起來,組成一條去算。
有時候并不是太難,而是我們想的太過復雜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發(fā)表于 2010-7-20 11:05:42 | 只看該作者
小孩的思想跟大人的思想不一樣,小孩能做出來,而大人未必,簡單的思想挺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發(fā)表于 2010-7-21 22:51:22 | 只看該作者
什么題,真不知現(xiàn)在怎么搞的,都跟趙本山學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發(fā)表于 2010-7-22 08:53:39 | 只看該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葉赫娜蘭.孤城 于 2010-7-22 08:59 編輯 [/i]

從數(shù)學角度講,23是唯一答案

6條沒有頭---也就是6條“這樣的”,咋樣?那就不用深究了
9條沒有-----也就是9條“那樣的”
8條----------也就是8條“更奇特的”,至于怎么奇特?數(shù)學管不著!

所以,數(shù)學題,用數(shù)學語言得到的,是簡單算術為唯一算法-----23條。

點評

這是道小學數(shù)學智力題,答案是零,而不是23。  發(fā)表于 2010-7-23 12:5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發(fā)表于 2010-7-22 08:58:30 | 只看該作者
其他算法都是“語言游戲”,是做語文題,不是數(shù)學題。

批評北大博士的諸君,如果不是答案23,那也有點50步笑100步了。

比如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是一個語文問題,你非要把“誤差”,“精度”,“測量方法”,“計算方法”引入,就雜糅了----為什么?因為終究是語文題,您數(shù)學得靠邊兒站。

同樣,在數(shù)學考卷里,您能玩語言游戲嗎?小學數(shù)學老師,是要打您屁股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發(fā)表于 2010-7-22 08:59:25 |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我小時候 做的寒假生活 似乎有這道題 呵呵 十多年了 竟然還有 :4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發(fā)表于 2010-7-23 09:36:45 | 只看該作者
瞎搞,現(xiàn)在就這樣,流行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5 14: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