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9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營養(yǎng)綜述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11-3 23:0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研究二十年綜述
楊立彬1, 李德發(fā)2
1.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業(yè)部飼料工業(yè)中心,北京 100094
摘要 本文全面綜述了20多年來我國在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目的在于為修訂我國豬的飼養(yǎng)標準提供前期基礎。 關鍵詞 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飼養(yǎng)標準 我國豬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工作始于1978年,當時,全國13個單位分工協(xié)作,經(jīng)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豬的飼養(yǎng)標準”(第一版)?!柏i的飼養(yǎng)標準”發(fā)布以來,為指導我國的養(yǎng)豬生產(chǎn)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飼料和飼養(yǎng)科學的發(fā)展。但是,“豬的飼養(yǎng)標準”(1987)屬于啟動階段的科學普及版,其中有些參數(shù)多系借用或參考國外資料。隨著養(yǎng)豬生產(chǎn)的發(fā)展,原有標準越來越滿足不了生產(chǎn)實踐的需要。因此,修訂“豬的飼養(yǎng)標準”已成當務之急。 二十年來,我國有關科研人員在豬的營養(yǎng)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修訂“豬的飼養(yǎng)標準”奠定了基礎,因此,在修訂我國豬的飼養(yǎng)標準之際,總結國內(nèi)現(xiàn)有資料顯得尤為重要。 1 采食量 根據(jù)近年來在全國開展的64次生長肥育豬飼養(yǎng)試驗(王書華等,1990;管武太,1997;王鳳來等,1997;肖長艇,1997;李呂木等,1998;喬清艷,1998;肖長艇等,1998;何瑞國等,1999;楊坤明,1999;易敢峰,1999;鄭黎等,1999;楊立彬等,2000;鄭春田等,2000),所得的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平均體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Y= -9.7575+1.5002X-0.0189X2+0.000090354X3 (r2=0.7971) 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日增重(X,kg/d)的回歸關系為: Y=e(1.9027+2.0840X) (r2=0.6292) 通過總結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生長肥育豬各階段日增重、采食量都較NRC1998)推薦值偏低。 2 在我國,豬能量需要的研究一直是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李德發(fā)等,1996)。張國范等(1984)首先測得6070 kg三江白豬每日維持能量需要為0.3774 MJ/kgBW0.75。楊嘉實等(1986)總結出生長肥育豬維持凈能(NEm)和維持代謝能(MEm)的計算式(見表1)。楊嘉實等(1989)研究了20℃下東北民豬不同生長階段的饑餓代謝,維持能量需要與體重的回歸關系為: MEmMJ/d=5.42350.0757BW (r=0.94) 由回歸公式可知,維持能量需要在7.585612.2047 MJ/d之間。 1 維持凈能(NEm)和維持代謝能(MEm)的計算式
體重(kg
20
40
60
80
90
NEm(MJ)
0.4602BW0.75
0.4184BW0.75
0.3556BW0.75
0.3138BW0.75
0.3138BW0.75
MEm(MJ/d)
0.6694BW0.75
0.5021BW0.75
0.4184BW0.75
0.3766BW0.75
0.3766BW0.75
楊嘉實等(1986 楊詩興等(1981)用飼養(yǎng)試驗和消化試驗研究了甘肅黑豬的能量需要,得到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日增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Y13.4114.93X (P<0.01) 3560 kg,Y18.7517.78X (P<0.05) 6090 kg,Y25.3819.49X (P>0.05) 楊詩興等(1984a)又做了重復試驗,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日增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Y10.8014.69X (r=0.71,P<0.01) 3560 kg,Y16.7227.63X (r=0.48P=0.05) 6090 kg, Y30.859.05X (r=0.36P>0.10) 楊詩興等(1984b)總結前兩次試驗結果,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日增重(X,kg)的新回歸公式為: 2035 kg,Y11.7915.12X (r=0.66,P<0.01) 3560 kg,Y20.8716.23X (r=0.44,P<0.05) 6090 kg,Y28.7912.83X (r=0.42,P<0.05) 李煥友(1991)擬定了甘肅白豬每日消化能需要量(Y,MJ)與日增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 Y=13.4912.55X r=0.69,P<0.01 3560 kg, Y=16.7517.55X r=0.73,P<0.01 6090 kg, Y=20.8523.69X r=0.79,P<0.01 黃忠等(1985)總結得到北京黑豬每日消化能攝入量(YMJ)與日增重(X,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Y10.780.020X 3560 kgY-4.150.056X 6090kg, Y14.050.035X 周梅卿等(1986)研究了杜洛克×長白×成華生長豬能量需要量,每日消化能需要量(Y,MJ)與日增重(Xg)的回歸關系為: 前期(2060 kg),Y9.710.018X (r=0.62 P<0.01) 后期(6090 kg),Y7.820.031X (r=0.62 P<0.01) 梁仕喜(1993)認為,杜×長×約豬2040 kg、4065 kg、6595 kg日糧適宜的消化能水平分別為12.76 MJ/kg、12.76 MJ/kg12.34 MJ/kg。趙宏志(1996)研究表明,天津白豬飼糧適宜能量濃度為13.39 MJ/kg,前期(2060 kg)消化能攝入量為22.18 MJ/d,后期(6090 kg)消化能攝入量為37.64 MJ/d。鄭黎等(1998b)提出杜´´大生長豬日糧適宜消化能濃度為14.2 MJ/kg,消化能攝入量為19.47 MJ/d;肥育豬日糧適宜消化能濃度≥15.0 MJ/kg,消化能攝入量為38.12 MJ/d。林映才等(2000d)認為5090 kg杜×大×長肥育豬飼糧適宜消化能濃度為13.81 MJ/kg,消化能攝入量為37.5 MJ/d。 能量需要量的研究特點是: 研究報道數(shù)量少,回歸分析可靠性差。 80年代研究報道較多,近年來研究報道較少,這與80年代全國開展的制定“豬的飼養(yǎng)標準”工作有關。 通過飼養(yǎng)試驗和消化代謝試驗研究能量需要的報道占一定比例,相對缺少能量代謝方面的系統(tǒng)研究。 缺少專門針對某一體重階段的能量需要研究。 研究多針對地方品種豬,缺少雜交改良品種豬能量需要的研究。 3 質(zhì) 張國范等(1984)測得6070 kg三江白豬每日維持可消化粗蛋白需要為1.93 g/kgBW0.75。楊詩興等(1981)用飼養(yǎng)試驗和消化試驗研究了甘肅黑豬的蛋白質(zhì)需要??上鞍踪|(zhì)每日攝入量(Yg)與日增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Y0.1460.081X (r=0.94,P>0.05) 3560 kgY0.1540.133X (r=0.99,P<0.01) 6090kg, Y0.1990.111X (r=0.98,P<0.01) 楊詩興等(1984b)又做了重復試驗,可消化蛋白質(zhì)每日攝入量(Y,g)與日增重(X,kg)的回歸關系為: 2035 kg,Y0.10460.1086X (r=0.56,P<0.05) 3560 kg,Y0.10160.274X (r=0.62,P<0.01) 6090kg Y0.26430.0165X (r=0.07,P>0.50) 周梅卿等(1986)研究了杜洛克×長白×成華豬蛋白質(zhì)需要量,每日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Y,g)與日增重(Xg)的回歸關系為: 2060 kg,Y82.480.24X (r=0.64 P<0.01) 6090 kgY0.4641 X -9.8561 (r=0.64 P<0.01) 錫林等(1987)研究表明,長白´北京黑F1代商品豬日糧蛋白水平前期從16%降低到14%,后期從14%降到12%,對生產(chǎn)性能、胴體品質(zhì)沒有明顯影響。薛永豐等(1987)認為,杜洛克×湖北白豬前期(2555 kg)適宜的蛋白質(zhì)水平為14.5%,后期(5590 kg)適宜的蛋白質(zhì)水平為12.5%。梁仕喜(1993)認為,杜×長×約豬2040 kg4065 kg、6595 kg日糧適宜的粗蛋白水平分別為18.0%、16.5%、15.5%。趙宏志(1996)認為天津白豬前期(2060 kg)飼糧適宜的粗蛋白水平為16%,粗蛋白每日攝入量273.6 g;后期(6090 kg)飼糧適宜的粗蛋白水平為13%,粗蛋白每日攝入量365.3 g。李呂木等(1998)比較了不同粗蛋白水平對2355 kg約克夏´長白´漢普夏三元雜交豬生長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賴氨酸、蘇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滿足需要時,將日糧蛋白水平由17%降至14%不會影響生產(chǎn)性能。鄭黎等(1998a)研究了高溫環(huán)境下杜×長×大生長肥育豬粗蛋白需要量,生長期(2050 kg)粗蛋白適宜含量為17%,粗蛋白每日攝入量217.6 g;肥育期(5090 kg)粗蛋白適宜含量為14%,粗蛋白每日攝入量359.8 g。 蛋白質(zhì)需要量的研究特點是: 總體研究報道少,具體到某一品種則更少。 試驗設計不夠完善,數(shù)據(jù)可靠性差。 通過簡單的飼養(yǎng)試驗評價蛋白質(zhì)需要量的試驗多,利用其它指標評價蛋白質(zhì)需要量的試驗少。 嚴格按照某一體重階段進行設計的試驗少。 4 氨基酸 4.1 賴氨酸 龔月生(1988)認為,以10%棉仁餅為唯一蛋白源時,湖北白豬Ⅲ系生長豬(2060 kg)飼糧賴氨酸含量0.69%,賴氨酸每日攝入量11 g便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卞騫(1994)將26 kg大約克´梅山雜交豬日糧賴氨酸含量前期從0.88%提高到1.08%,后期從0.65%提高到0.75%,降低了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說明前期日糧賴氨酸含量為1.08%,后期日糧賴氨酸含量為0.75%已屬超量。 還有人研究了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賴氨酸的需要量。林映才等(1996)報道3660 kg杜洛克´約克夏´長白三元雜交豬日糧適宜總賴氨酸、表觀可消化賴氨酸、真可消化賴氨酸含量分別為0.754%0.656%0.674%,每日攝入量分別為16.58 g、14.43 g14.82 g;6090 kg日糧適宜總賴氨酸、表觀可消化賴氨酸、真可消化賴氨酸含量分別為0.548%、0.453%0.468%,每日攝入量分別為15.05 g12.44 g12.86 g。林映才等(2000a)建議2149 kg´´長三元雜交生長豬日糧總賴氨酸、表觀可消化賴氨酸、真可消化賴氨酸含量分別為0.85%、0.72%0.75%,每日攝入量分別為12.84 g、10.88 g11.33 g;林映才等(2000c)建議5193 kg肥育豬日糧總賴氨酸、表觀可消化賴氨酸、真可消化賴氨酸含量分別為0.70%、0.59%、0.64%,每日攝入量分別為16.66 g、14.04 g15.23 g 4.2 蘇氨酸 肖長艇(1997)研究了北京黑´長白´杜洛克生長豬日糧適宜的蘇氨酸水平(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籽粕型日糧),日糧可消化蘇氨酸為0.54%(蘇氨酸:賴氨酸=67.5%)時生長豬日增重最大,可消化蘇氨酸每日攝入量為9.72 g。日糧可消化蘇氨酸為0.74%時,飼料轉化率最高。林映才等(2000f)認為杜×大×長生長豬(2257 kg)總蘇氨酸、真可消化蘇氨酸和表觀可消化蘇氨酸需求參數(shù)分別為0.51%0.46%0.41%,每日攝入量分別為8.72 g、7.87 g、7.01 g。肥育豬(4897 kg)總蘇氨酸、真可消化蘇氨酸和表觀可消化蘇氨酸需求參數(shù)分別為0.42%、0.37%0.34%,每日攝入量分別為10.12 g、8.92 g、8.19 g。鄭春田等(2000)研究了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生長豬(2138 kg)蘇氨酸需要量,蘇氨酸每日攝入量(Y,g)與日增重(Xg)的回歸關系為: Y=122.0X-6.07X2 r2=0.993 對上述方程求導數(shù),得出每日蘇氨酸攝入量為10.05g時,日增重最佳,每日蘇氨酸攝入量為7.93 g時,飼料轉化率最高。綜合考慮,飼糧蘇氨酸水平以0.63%為宜,每日蘇氨酸攝入量為9.0 g 4.3 色氨酸 林映才等(2000e)認為杜×大×長生長豬(2454 kg)日糧總色氨酸、真可消化和表觀可消化色氨酸需求參數(shù)分別為0.150%、0.144%0.138%,每日攝入量分別為2.58 g、2.48 g、2.37g;肥育豬(60100 kg)日糧總色氨酸、真可消化和表觀可消化色氨酸需求參數(shù)分別為0.125%0.114%0.107%,每日攝入量分別為3.45 g、3.15 g、2.95 g。 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特點是: 研究報道少,測定方法差異大。 僅限于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的報道,缺少其它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的報道。 評價指標有限,大部分為飼養(yǎng)試驗或消化試驗結果,缺少其它方面的評價指標。 5 維生素 僅見林映才等(2000b)研究了2250 kg杜×大×長生長豬維生素A需求參數(shù),認為在基礎飼糧中添加1300 IU/kg維生素A可滿足生長豬的需要,維生素A每日攝入量為1911 IU。 可見,生長肥育豬維生素需要量方面缺少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報道。 6 礦物質(zhì) 6.1 鈣、磷 楊嘉實等(1983)研究了生長肥育豬的鈣磷代謝和需要量,4065 kg時每日鈣攝入量為17.7 g,利用率為26.33%,磷攝入量為17.7 g,利用率為41.55%;6675 kg時每日鈣攝入量為14.11 g,利用率為23.88%,磷攝入量為14.09 g,利用率為35.49%7690 kg時每日鈣攝入量為22.61 g,利用率為38.48%,磷攝入量為18.90 g,磷的利用率為30.41%。林映才等(1995)認為三元雜交生長豬(2050 kg)日糧有效磷適宜含量為0.33%,總磷適宜含量為0.58%,鈣適宜含量為0.72%,鈣:磷為1.24;肥育豬(6090 kg)日糧有效磷適宜含量為0.19%,總磷適宜含量為0.43%,鈣適宜含量為0.54%,鈣:磷為1.26 6.2 王英民等(1985)建議肥育豬(70100 kg)日糧鋅的含量以90100 mg/kg為宜。姜樹林等(1985)研究了榮昌豬及其雜交豬生長期飼糧鋅的適宜添加量(基礎日糧鋅含量30 mg/kg),建議2035 kg二元(長×榮)和三元(長×漢榮)雜交豬飼糧中以添加90 mg/kg鋅為宜,榮昌豬飼糧中以添加60 mg/kg鋅為宜,二元雜交豬鋅攝入量為172. 8 mg/d,三元雜交豬鋅攝入量為174. 0mg/d,榮昌豬鋅攝入量為124.2 mg/d。3560 kg二元和三元雜交豬飼糧中以添加60 mg/kg鋅為宜,榮昌豬飼糧中以添加30 mg/kg鋅為宜。二元雜交豬鋅攝入量為232.2mg/d,三元雜交豬鋅攝入量為205.2 mg/d,榮昌豬鋅攝入量為115.8 mg/d 6.3 易敢峰(1999)提出2040 kg杜×大×長生長豬日糧含12%菜籽粕時,日糧適宜的碘含量為1.00 mg/kg,碘的攝入量為1.34 mg/d。易敢峰(1999)研究表明,在應激狀態(tài)下,2040 kg杜×大×長生長豬日糧(玉米-豆粕型)碘含量為3.36 mg/kg 時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機能最佳,碘的攝入量為5.71 mg/d。 6.4 王淑華等(1986)認為,缺硒地區(qū)生長豬日糧中補充無機硒的適宜水平以0.30 mg/kg為宜。王康寧等(1991)研究表明,1050 kg二元(杜×內(nèi))和三元(杜×長×內(nèi))雜交豬飼糧適宜硒的含量為0.32 mg/kg,內(nèi)江豬為0.22 mg/kg;肥育期三種飼糧適宜硒的含量為0.12 mg/ kg 6.5 多數(shù)試驗表明,日糧110250 mg/kg銅均有促生長功效(韓群英等,1989;柳樹青等,1990;趙洪亮等,1998)。 6.6 王長富等(1993)研究表明,施格´三江白豬生長期(3060kg)日糧錳水平以47 mg/kg為宜,肥育期(6090kg)日糧錳水平以51 mg/kg為宜。 礦物質(zhì)需要量的研究特點是: 研究報道少,數(shù)據(jù)量有限,準確性偏低。 缺少其它常量及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報道。 7 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方面需著重研究的方向 ①結合營養(yǎng)需要和飼料營養(yǎng)價值評定,繼續(xù)研究能量和蛋白質(zhì)的代謝規(guī)律; ②日糧蛋白質(zhì)水平和氨基酸平衡規(guī)律的研究; ③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④維生素需要量的研究; ⑤礦物質(zhì)需要量的研究; ⑥脂肪酸需要量的研究; ⑦電解質(zhì)平衡規(guī)律的研究; ⑧環(huán)境條件對需要量影響的研究; ⑨營養(yǎng)需要模型的研究。
參考文獻
卞騫. 1994. 賴氨酸超量對肉豬生長表現(xiàn)效果試驗. 養(yǎng)豬. (4)29. 龔月生. 1988. 湖北白豬生長豬賴氨酸需要量的研究以棉仁餅為唯一蛋白質(zhì)添加料. 飼料研究. 8):1517. 管武太. 1997. 理想氨基酸模式提高豬生產(chǎn)性能的機理.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韓群英,侯生珍,李長忠,牛云. 1989. 高劑量銅對生長肉豬增重效果的研究. 養(yǎng)豬. 112):1720. 何瑞國,馬立保,王玉蓮,和希順,鄭桂菊,張順喜. 1999. 飼糧中糙米代替玉米對中豬增重效果的研究. 養(yǎng)豬.(1)2526. 黃忠,陳衍仁,曾昭光,樊生楠. 1985. 北京黑豬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 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11):9599. 姜樹林,楊鳳,端木道,宋育,錢文龍,王天行,楊瑛,鄭吉輝,魏敏. 1985. 榮昌豬及其雜交豬生長期飼糧鋅的適宜添加量.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32):99106. 李德發(fā),譙仕彥,肖長艇. 1996. 我國豬營養(yǎng)研究新進展. 動物營養(yǎng)代謝研究. 4754. 李煥友. 1991. 甘肅白豬飼養(yǎng)標準研究—2090公斤生長肥育豬能量需要量. 安徽農(nóng)學院學報. 181):185189. 李呂木,季學楓. 1998. 低蛋白日糧對斷奶仔豬和生長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飼料研究.9):1214. 梁仕喜. 1993. 不同能蛋水平飼料對杜´´約生長肥育豬增重及背膘的影響. 中國畜牧雜志. 29(6)1719. 林映才,蔣宗勇,劉炎和,于德謙,吳世林,楊曉建. 2000a. 生長豬可消化賴氨酸需求參數(shù)的研究. 養(yǎng)豬.2):24. 林映才,蔣宗勇,吳世林,陳小薇. 1996. 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賴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中國飼料. (6). 1921. 林映才,蔣宗勇,楊曉建,余德謙,蔣守群,劉炎和. 2000b. 2250kg生長豬維生素A需求參數(shù)研究. (待刊) 林映才,蔣宗勇,楊曉建,余德謙,吳世林,程忠剛. 2000c. 肥育豬可消化賴氨酸需求參數(shù)研究.(待刊) 林映才,蔣宗勇,余德謙,楊曉建,蔣守群. 2000d. 5290 kg肥育豬消化能需求參數(shù)研究. (待刊). 林映才,劉炎和,蔣宗勇,彭廣輝,鄭黎,楊曉建. 2000e. 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色氨酸需求參數(shù)研究. (待刊) 林映才,劉炎和,蔣宗勇,鄭黎,余德謙. 2000f. 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蘇氨酸需求參數(shù)研究.(待刊) 林映才等. 1995. 生長肥育豬有效磷的需要量研究. 第二屆全國飼料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柳樹青,陳娥英,陳映,談荷娣,還建亞,劉昊. 1990. 高銅日糧及補硒對瘦肉型生長肥育豬生長性能及組織結構的影響. 福建農(nóng)學院學報. 194):469473. 喬清艷. 1998. 肉堿對豬的脂肪代謝的影響.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瘦肉型豬飼養(yǎng)標準(GB 8471-87. 1987. 國家標準局. 王長富,劉兆興,梁冠生,王桂馥,侯萬文,張光圣. 1993.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錳對生長育肥豬增重和組織中礦物元素沉積的影響. 獸醫(yī)大學學報. 131):8388. 王鳳來,李德發(fā),沈昌林,易敢峰,劉子冬,劉煥龍. 1997. 微量元素和賴氨酸添加水平對生長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的研究. 飼料工業(yè). 189):1315. 王康寧,王興佳,楊鳳. 1991. 飼糧硒水平對內(nèi)江豬及其雜交豬生長,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和組織硒含量的影響.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94):485494. 王書華,曾彩云,陳璇,魏和平,劉會樹,呂繼良. 1990. 瘦肉型生長肥育豬消化能和粗蛋白質(zhì)水平的研究(中試). 糧食與飼料工業(yè). 3: 3638. 王淑華,翟景坤,李佐平,吳香芝,陸肇海,蘇琪,金月英,段玉琴,劉金旭. 1986. 生長豬對微量元素硒需要量的初步研究. 中國畜牧雜志 4):35. 王英民,趙祥,唐朝忠,令狐俊發(fā),趙寶林,張秀蓮,范文標,張永平. 1985. 豬體組織內(nèi)鋅分布及鋅對生長繁殖的影響. 畜牧獸醫(yī)學報. 16(2)8388. 錫林,張曄,楊勝. 1987. 日糧蛋白質(zhì)、賴氨酸水平對長白´北京黑F1代商品瘦肉豬生長肥育性能及胴體品質(zhì)的影響. 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3(3) 367373. 肖長艇,李德發(fā),譙仕彥,王若軍. 1998. 賴氨酸強化低蛋白水平生長豬日糧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確定. 飼料研究. (1)12. 肖長艇. 1997. 日糧蘇氨酸水平對生長豬生長性能、生化指標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論文. 薛永豐,扈有蓉,孫紹貴,任培修. 1987. “杜湖”商品瘦肉豬蛋白質(zhì)營養(yǎng)水平的研究. 中國畜牧雜志. (1) 1215. 楊嘉實,黃玉珠,趙鴻儒. 1983. 生長肥育豬鈣磷代謝和需要量的研究. 中國畜牧雜志. (3)27,34. 楊嘉實,蘇秀霞,萬伶俐,趙鴻儒. 1989. 東北民豬不同生長階段饑鋨代謝的研究. 養(yǎng)豬. 2):35. 楊嘉實,趙鴻儒,蘇秀霞,王振海. 1986. 生長肥育豬絕食代謝研究. 中國畜牧雜志. 1):912. 楊坤明. 1999. 抗菌素對生長豬生產(chǎn)性能、物質(zhì)代謝、糞便中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楊立彬,李德發(fā),邢建軍,王宗義,龔利敏. 2000. 不同抗生素日糧對生長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飼料工業(yè). 2期,3233. 楊詩興,何振東,湯振玉,王永清,朱享林,王克健,李友新,劉維德,高勇,李錦瑛,呂光華,劉禮義,楊箭星,魏振凱,劉萬春. 1981. 生長肥育豬對消化能的需要及其回歸式. 中國畜牧雜志.3):34. 楊詩興,何振東,王永清,高天喜,馮宗慈,朱享林,王克健,李友新,楊箭星. 1984a. 豬的飼養(yǎng)標準研究甘肅黑豬生長肥育豬消化能與可消化蛋白質(zhì)需要量的制定(報告Ⅱ).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818. 楊詩興,何振東,王永清,朱享林,王克健,李友新,高天喜,馮宗慈,楊箭星. 1984b. 豬的飼養(yǎng)標準研究—甘肅黑豬生長肥育期消化能與可消化蛋白質(zhì)需要量的制定(報告Ⅲ).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3):1621. 易敢峰. 1999. 生長豬碘的營養(yǎng)需要及其對甲狀腺機能和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國范, 朱世勤, 徐克明, 張紅. 1984. 三江白豬的營養(yǎng)需要(內(nèi)部資料). 趙宏志.1996. 天津白豬生長肥育期能量蛋白質(zhì)適宜水平的研究.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趙洪亮,李躍,馬德倫. 1998. 蛋氨酸銅在飼喂育肥豬試驗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飼料.5):21. 鄭春田,李德發(fā),譙仕彥,張晉輝,姜建陽,張麗英. 2000. 生長豬蘇氨酸需要量研究. 畜牧與獸醫(yī). 321):911. 鄭黎,蔣宗勇,余德謙,林映才. 1998b. 高溫環(huán)境中生長肥育豬飼糧適宜消化能濃度研究. 第三屆豬營養(yǎng)研討會論文集. 1014. 鄭黎,余德謙,林映才. 1999. β-葡聚糖酶對生長豬生產(chǎn)性能及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率的影響. 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研究進展. 廣東省農(nóng)科院畜牧研究所. 379382. 鄭黎等. 1998a. 高溫季節(jié)生長肥育豬粗蛋白需要量研究. 養(yǎng)豬. 1: 3537. 周梅卿,李華友,劉君錫,馬瑞蘭,何志剛. 1986. 瘦肉型生長肥育豬飼糧能量蛋白水平及需要量的探討. 中國畜牧雜志. 2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5 10: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