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zhuǎn)):::::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生長表現(xiàn)、微生物區(qū)系:::::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7-19 17: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振斌, 林映才, 蔣宗勇, 林 勇, 禹慧明

(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640)



摘 要:為研究不同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生長表現(xiàn)、微生物區(qū)系和小腸黏膜絨毛結(jié)構(gòu)的影響,試驗選用7 kg杜×(長&#8226;大)三元雜種斷奶仔豬112頭,按體重、性別、窩別分至如下7個處理組:(1)對照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腸球菌制劑組;(3)1 000×10-6腸球菌制劑組;(4)200×10-6乳桿菌制劑組;(5)1 000×10-6乳桿菌制劑組;(6)200×10-6腸球菌與乳桿菌的混合菌制劑組;(7)1 000×10-6腸球菌與乳桿菌的混合菌制劑組。每處理2個重復(欄),每重復8頭豬。測定斷奶后兩周和試驗全期仔豬的生長表現(xiàn),以及斷奶兩周末仔豬胃內(nèi)容物pH、回腸內(nèi)容物微生物區(qū)系、小腸黏膜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結(jié)果表明, 1)在斷奶后兩周內(nèi),益生菌極顯著增加仔豬日采食量與料重比,各試驗組均值分別較對照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豬日增重的趨勢(P=0.090 1),其中,1 000×10-6乳桿菌制劑組仔豬日增重較對照組增加20.6%(P<0.05);在試驗全期(7~19 kg),益生菌降低仔豬采食量(P<0.05),而對日增重與料重比沒有影響(P>0.05)。2)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末仔豬胃內(nèi)容物pH(P=0.841 8)、回腸大腸桿菌(P=0.503 9)及乳酸桿菌數(shù)量(P=0.139 7)均無顯著影響。3)益生菌對仔豬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影響顯著,各試驗組均值較對照組增加17.7%(P=0.023 8),并有增加小腸黏膜絨毛高度的趨勢,試驗組小腸黏膜絨毛高度均值較對照組高12.8%(P=0.053 8),但對仔豬小腸黏膜隱窩深度沒有影響(P>0.05)。以上結(jié)果提示,益生菌能提高斷奶仔豬的生長表現(xiàn),改善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不失為抗斷奶應激添加劑的一種理想選擇。

關(guān)鍵詞:益生菌;仔豬;生長表現(xiàn);微生物區(qū)系;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


仔豬斷奶后腸道內(nèi)環(huán)境及微生物區(qū)系發(fā)生改變,乳酸桿菌數(shù)量減少,大腸桿菌數(shù)量增加,同時引發(fā)小腸黏膜絨毛縮短,隱窩加深(Etheridge 等,1984;Hampson,1985;Cera等,1988;Kelly等,1991a,b;張振斌等,2000),導致仔豬以腹瀉、生長差為特征的“早期斷奶綜合征”。為克服或緩解早期斷奶應激反應,國內(nèi)外學者采用外源添加益生素或益生元來改善仔豬消化生理,提高仔豬生產(chǎn)性能(Siuta,2000 ;Jin等,2000)。同時,由于抗生素的藥物殘留問題,使得人們對規(guī)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重視,這樣可用的抗生素品種與劑量都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安全、綠色、環(huán)保型飼料添加劑來替代部分抗生素。為此,本試驗研究不同益生菌制劑對仔豬生長表現(xiàn)、微生物區(qū)系和小腸絨毛結(jié)構(gòu)的影響,為尋求抗斷奶應激劑及抗生素替代品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與分組

選用7 kg杜 × (長&#8226;大)三元雜種斷奶仔豬112頭,按體重、性別、窩別分至如下7個處理組:(1)對照組(不添加益生菌);(2)200 × 10-6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制劑組;(3)1 000×10-6腸球菌制劑組;(4)200×10-6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制劑組;(5)1 000×10-6乳桿菌制劑組;(6)200×10-6腸球菌與乳桿菌的混合菌制劑組;(7)1 000×10-6腸球菌與乳桿菌的混合菌制劑組。其中,腸球菌制劑含腸球菌2×1010 cfu/g,乳桿菌制劑含乳桿菌1×1010 cfu/g,混合菌制劑含腸球菌4.2×108 cfu/g,含乳桿菌8.4×108 cfu/g,含枯草芽孢桿菌4.2×108 cfu/g。每處理2個重復(欄),每重復8頭豬。

1.2 試驗飼糧及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基礎(chǔ)飼糧配方與營養(yǎng)水平見表1。對照組不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試驗組以載體等量替代不同品種和劑量的益生菌制劑。試豬飼養(yǎng)管理同正常商品豬生產(chǎn),自由采食與飲水。

表1 基礎(chǔ)飼糧組成與營養(yǎng)水平

原料 比例(%) 營養(yǎng)指標 營養(yǎng)水平

玉米

次粉

大豆粕

魚粉

乳清粉

大豆油

磷酸氫鈣

石粉

賴氨酸

小蘇打

食鹽

添加劑預混料 58.53

6.00

22.10

5.00

5.00

0.50

0.39

0.84

0.29

0.10

0.25

1.00 消化能(MJ/kg)

粗蛋白質(zhì)(%)

粗纖維(%)

鈣(%)

總磷(%)

有效磷(%)

賴氨酸(%)

蛋+胱氨酸(%)

蘇氨酸(%)

色氨酸(%) 13.60

20.00

2.06

0.74

0.57

0.36

1.25

0.67

0.80

0.25


注:1.每千克飼糧添加:維生素A22 000 IU,維生素D34 400 IU,維生素E 50 IU,維生素K35.0 mg,維生素B1 3 mg,維生素B2 10 mg,維生素B6 8 mg,維生素B12 40 μg,泛酸鈣15 mg,煙酸40 mg,葉酸1 mg,生物素0.48 mg,膽堿522 mg,鐵200 mg,銅225 mg,錳42 mg,鋅165 mg,碘0.36 mg,鈷0.21 mg,硒0.30 mg,土霉素250 mg,喹乙醇100 mg;2飼糧營養(yǎng)水平為計算值。

1.3 測試項目與方法

1.3.1 生長表現(xiàn) 試驗期間記錄每重復組試豬的耗料量,分別于第二周末及第四周末試驗結(jié)束時稱個體重,回稱剩料量,以計算試驗前兩周及試驗全期試豬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與料重比。

1.3.2 胃內(nèi)容物pH、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與微生物區(qū)系試驗第二周末稱重后,分別于對照組、1 000×10-6乳桿菌制劑組及1 000×10-6混合菌制劑組內(nèi)每重復選取體重相近的試豬2頭(公母各一),試豬麻醉開腹后取胃內(nèi)容物,采用上海雷磁儀器廠生產(chǎn)的PHS-2C型精密酸度計測定內(nèi)容物pH;于空腸中段切取1 cm腸段,置于含3.8%甲醛的福爾馬林溶液中,經(jīng)脫水、包蠟、切片、HE染色后,電鏡拍照測量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同時,以無菌方法采集回腸消化物1 g,盛入預先配制的培養(yǎng)基內(nèi),以定量稀釋法測定大腸桿菌和乳酸桿菌數(shù)量。

1.4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軟件GLM過程進行方差分析與多重比較。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生長表現(xiàn)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及試驗全期仔豬生長表現(xiàn)的影響見表2、表3。

在斷奶后兩周內(nèi),益生菌極顯著提高仔豬采食量(P<0.01),多重比較結(jié)果表明,除1 000×10-6混合菌制劑組外,其余試驗組仔豬日采食量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對照組。如將各試驗組數(shù)據(jù)進行合并,則益生菌可提高仔豬日采食量14%;益生菌有提高仔豬日增重的趨勢(P=0.090 1),其中,1 000×10-6乳桿菌制劑組仔豬日增重較對照組增加20.6%(P<0.05),其它組間無顯著差異;益生菌增加仔豬料重比,各處理組料重比均值較對照組增加10%(P<0.01)。

在試驗全期,益生菌對仔豬采食量影響顯著,降低采食量4.8%(P<0.05),而對日增重、料重比及腹瀉率沒有影響(P>0.05)。

試驗中益生菌顯著提高斷奶后兩周仔豬采食量,從而克服了斷奶應激引發(fā)仔豬采食量的下降,并提高日增重。這與Tkachev等(1995)結(jié)果相同。Siuta(2000)用含雙歧桿菌、乳桿菌、鏈球菌及酵母菌的益生素飼喂杜大長初生仔豬,結(jié)果表明,益生菌組28日齡平均體重較對照組提高17%(P<0.001)。試驗在斷奶后兩周內(nèi),益生菌在10%顯著水平上提高日增重,而在試驗全期則沒有影響(P=0.595 0),即益生菌對仔豬生長的影響隨試驗期延長而減弱。Abe等(1995)對初生仔豬飼喂含雙歧桿菌、腸球菌及乳桿菌的益生菌,10日齡仔豬體增重較對照組增加75%,至20日齡時,體增重增加22%。由此,益生菌對生產(chǎn)性能的作用效果與添加時間長短、仔豬年齡及體重等相關(guān)。

表2 益生素對斷奶仔豬生長表現(xiàn)的影響

項目 對照 腸球菌

200×10-6 腸球菌

1000×10-6 乳桿菌

200×10-6 乳桿菌

1000×10-6 混合菌

200×10-6 混合菌

1000×10-6 SEM P值

始重(kg)

末重(kg)

日采食量(g)

日增重(g)

料重比 7.05

11.19b

396cB

296b

1.34cBc 7.05

10.94b

443bB

278b

1.59abAB 7.05

10.50ab

441bB

318ab

1.39bcBC 7.08

11.00b

446bB

283b

1.58abAB 7.05

12.04a

444bB

357a

1.25cC 7.04

11.35ab

550aA

308ab

1.79aA 7.04

11.48ab

391cB

317ab

1.24cC 0.01

0.21

11

16

0.06 0.9984

0.0816

0.0003

0.0901

0.0024

注:同行肩注小寫字母相同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表示差異顯著(0.01<P<0.05);同行肩注大寫字母不同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

表3 益生菌對試驗全期仔豬生長表現(xiàn)的影響

項目 對照 腸球菌

200×10-6 腸球菌

1000×10-6 乳桿菌

200×10-6 乳桿菌

1000×10-6 混合菌

200×10-6 混合菌

1000×10-6 SEM P值

始重(kg)

末重(kg)

日采食量(g)

日增重(g)

料重比

腹瀉率(%) 7.05

18.24

626abAB

400

1.57

6.06 7.05

18.39

580bcAB

405

1.44

3.54 7.05

18.43

565cB

407

1.39

2.32 7.05

18.16

563cB

398

1.43

2.14 7.05

19.69

651aA

452

1.44

3.36 7.04

18.24

598bcAB

400

1.50

2.86 7.04

18.54

617abAB

411

1.50

2.65 0.01

0.59

13

21

0.07

0.96 0.9884

0.5945

0.0161

0.5950

0.5686

0.2056

2.2 胃內(nèi)容物pH與回腸微生物區(qū)系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末仔豬胃內(nèi)容物pH與回腸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見表4。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末仔豬胃內(nèi)容物pH(P=0.841 8)、回腸大腸桿菌(P=0.503 9)及乳酸桿菌數(shù)量(P=0.139 7)均無顯著影響。胃腸道pH與微生物區(qū)系二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都與飼糧、試豬年齡及試驗期長短等有關(guān)。本試驗益生菌對胃內(nèi)容物pH與回腸大腸桿菌及乳酸桿菌數(shù)量的影響不顯著,一方面可能與均數(shù)標準誤數(shù)值較高,測定誤差較大有關(guān);另一方面可能是試驗重復數(shù)較少,從統(tǒng)計上掩蓋了試驗的真實處理效應。

表4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末仔豬胃內(nèi)容物這pH、回腸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

項目 對照 乳桿菌1000×10-6 混合菌1000×10-6 SEM P值

pH

大腸桿菌數(shù)(×10-6cfu/g)

乳酸桿菌數(shù)(×10-6cfu/g) 3.74

17.67

21.75 3.92

24.33

19.10 3.61

32.75

27.50 0.37

6.58

39.70 0.8418

0.5039

0.1397

2.3 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

益生菌對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的影響見表5。

試驗中益生菌對仔豬小腸黏膜隱窩深度沒有影響(P>0.05),但顯著影響仔豬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各試驗組均值較對照組增加17.7%(P=0.023 8)。同時,益生菌有增加小腸黏膜絨毛高度的趨勢,試驗組小腸黏膜絨毛高度較對照組高12.8%(P=0.053 8)。小腸黏膜絨毛高度與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是決定仔豬消化吸收功能的結(jié)構(gòu)基礎(chǔ)。Pluske等(1996)、Van Beers Schreurs等(1998)、McCracken等(1999)研究表明,采食水平高低與仔豬小腸黏膜絨毛高度及隱窩深度有關(guān),高采食水平可促進小腸黏膜的發(fā)育。本試驗斷奶后兩周內(nèi)仔豬采食量顯著增加,因此,試驗中小腸黏膜絨毛高度及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的增加可能是采食量增加的結(jié)果,即外源添加益生菌通過提高仔豬采食量促進小腸黏膜的發(fā)育,從而增進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功能。

表5 益生菌對斷奶后兩周末仔豬小腸黏膜結(jié)構(gòu)的影響

項目 對照 乳桿菌1000×10-6 混合菌1000×10-6 SEM P值

絨毛高度(μm)

隱窩深度(μm)

絨毛高度/隱窩深度 500b

145

3.45b 580a

144

4.03a 548ab

134

4.09a 20

6

0.14 0.0538

0.4346

0.0238


3 結(jié)論

益生菌增加仔豬斷奶后兩周內(nèi)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試驗全期(7~19 kg)仔豬采食量;改善斷奶后兩周末仔豬小腸黏膜絨毛高度及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而對小腸黏膜隱窩深度、胃內(nèi)容物pH、回腸大腸桿菌、乳酸桿菌數(shù)量及試驗全期仔豬日增重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guān)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4 19:19, 技術(shù)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