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毯

樓主 |
發(fā)表于 2007-5-4 21:10:08
|
只看該作者
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發(fā)生與預防措施
--------------------------------------------------------------------------------
發(fā)布時間:2005-7-20 17:07:45 來源:廣西農業(yè)網 卿軍
近年來,隨著養(yǎng)豬生產技術水水平的提高,一此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已逐步普及了仔豬早期斷奶技術,在我國許多工廠化養(yǎng)豬場也實施了這一技術,由傳統(tǒng)的50~60天縮短到28~35天或提前到21日齡以內斷奶。仔豬早期斷奶具有很多優(yōu)點,如縮短母豬繁殖周期,提高母豬繁殖率,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及生長速度和有利于控制疾病等,已日益為廣大大中型養(yǎng)豬場所采用。但仔豬早期斷奶后易發(fā)生腹瀉,而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引起仔豬生長受阻,飼料利用率降低,往往給養(yǎng)豬場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就仔豬早期斷奶發(fā)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作簡要的介紹和探討。
1 引起腹瀉的原因
1.1 斷奶應激
由于仔豬的消化,免疫和體溫調節(jié)等生理功能不完善,斷奶給仔豬營養(yǎng)(由哺母乳轉向采食固體飼料)、心理(母仔分離)和環(huán)境(由分娩舍轉向保育舍)等三大方面的應激。其中以營養(yǎng)應激反應最強烈,影響最大。因仔豬的消化能和酶系統(tǒng)本來就不完善,仔豬斷奶后,由于食物改變,小腸結構會發(fā)生改變,腸絨毛長度降低,隱窩加深,甚至隱窩深度大于絨毛長度,因而大大降低了腸的功能[1],使腸吸收減少,分泌增加[2]。進入消化道的食物消化不良或消化后未被吸收,不僅為腸道病原微生物生長提供營養(yǎng)基礎,而且造成腸腔滲透壓升高,引起滲透性腹瀉。
1.2 免疫力低
仔豬出生后,從母體中獲得母源抗體產生被動免疫,這種免疫力可持續(xù)2周[3],2周左右開始下降。10日齡以后,仔豬開始產生主動免疫力,在30~35日齡前產生抗體數量仍很少[1,4]。仔豬早期斷奶正處于被動免疫向主動免疫過渡時期,因母源抗體終止,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未健全,因而抗病力弱。仔豬胃腸道疾病主要靠母源抗體免疫,故早期斷奶常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5]。
1.3 微生物區(qū)系變化
仔豬在哺乳期間建立了良好的微生物區(qū)系,有利于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紊亂與腹瀉,這主要是乳酸菌等有益菌的作用。乳酸菌的生長最適宜于酸性環(huán)境。仔豬斷奶后,乳糖來源終止,乳酸生成減少。此時的鹽酸分泌仍很少,而飼料中的蛋白質、無機鹽陽離子與之結合,失卻一部分原來就不足的鹽酸,使胃內PH值升高,乳酸菌逐漸減少,大腸桿菌等大量增殖,導致胃腸內微生物平衡發(fā)生變化,引起腹瀉發(fā)生。
1.4 飼糧因素
1.4.1 飼料中某些蛋白質引起超敏反應
現已證實,飼料中某些蛋白質能引起仔豬發(fā)生超敏反應,如 大 豆 蛋白質中的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不被消化的大分子物質,是引起超敏反應的主要抗原[2,6,7,8]。目前國內斷奶仔豬大多飼喂玉米-豆粕型日糧,其中含有抗原物質。當飼料中的抗原物質再次進入消化道后,刺激消化道粘膜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超敏反應,引起腸道損傷而發(fā)生腹瀉。
1.4.2 飼料中油脂含量高,飼料霉變,青綠飼料或輕瀉飼料比例大
飼料中油脂含量高,如飼料中油餅、動物脂肪、魚粉等比例過高,引起仔豬采食后無法消化而下痢;霉變飼料含有大量的毒素,可導致仔豬消化機能紊亂而造成下??;青綠飼料過多或輕瀉性飼料如麥麩等比例過大,致使仔豬難以完全吸收,也可能引起下痢。
1.5 病原性腹瀉
仔豬感染某些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輪狀病毒等)、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魏氏梭菌等)和寄生蟲(球蟲、蘭氏類園線蟲等),均可引起腹瀉的發(fā)生。
1.6 微量元素缺乏
仔豬體內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時,可引起腹瀉,如鐵、硒、鋅、銅等[9]。如缺乏鐵會使仔豬發(fā)生貪血,缺硒會引起白肌病和腹瀉。
2 預防措施
2.1 減少斷奶應激
2.1.1 早期補料 仔豬出生后5~7天就開始用乳豬料誘食,促進胃腸功能發(fā)育,盡快適應植物性飼料,減少營養(yǎng)應激的影響。
2.1.2 斷奶應逐漸進行,不要一次突然斷奶。在斷奶前1~5天適當減少哺乳次數,以減少心理應激的影響。
2.1.3 采用去母留仔的斷奶方法,讓仔豬留在原圈內繼續(xù)飼養(yǎng)一段時間,以減少環(huán)境應激的影響。
2.2 合理配制日糧
美國Nelssen曾提出三階段飼養(yǎng)體系:階段I(21~35日齡)使用高營養(yǎng)濃度,日糧蛋白質水平在20%~22%,賴氨酸水平在1.5%~ 1.6%,乳糖含量最低為14%,用20%乳清粉和乳糖制品來提供;階段II(26~49日齡)采用乳清粉開食料,蛋白質水平在18%~20%,賴氨酸水平在1.25%;階段III(50~70日齡)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糧,蛋白質水平為18%,賴氨酸水平在1.5%[3]。三階段飼養(yǎng)體系能較大范圍內地適合不同日齡斷奶的仔豬。國內目前早期斷奶仔豬多采用高營養(yǎng)高蛋白質的乳豬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