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對患病豬只堅持及時發(fā)現、及時隔離和及時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病程較長患畜治療效果不佳應及時淘汰。根據臨床藥敏試驗結果,選取敏感藥物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患病初期的哺乳仔豬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min,用毛巾拭干豬身并剝去痂皮,在患處涂上用阿莫西林粉劑與植物油混合而成的膏劑,每天1次,連用3d。
②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加強平時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做好分娩舍環(huán)境衛(wèi)生控制。做好仔豬的接生處理工作,對吃不到初乳仔豬應給予人工哺乳或科學寄養(yǎng)。
③哺乳仔豬剪牙、去勢等過程所使用器械必須確保潔凈,每次用后都應徹底清洗和消毒。在剪牙、去勢等過程中,選用抗生素進行保健,避免繼發(fā)感染。為了避免仔豬吃奶時雙腿跪在鐵床上導致膝關節(jié)等皮膚摩擦損傷而引起細菌感染,可貼醫(yī)用膠布進行護膝處理。
④母豬每次斷奶時應注射通滅或伊維菌素類驅蟲藥,上產床前全身應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分娩時用消毒液將母豬外陰和乳房擦洗干凈,分娩后堅持用消毒液清洗母豬外陰3d。
⑤堅持全進全出,做好分娩舍空欄的清洗消毒工作,確保產房死角和產床背面的糞污都得到徹底的清洗和消毒,堅持合理的空欄時間。
免費問豬病請關注康大夫微信(kanzhubing),注冊康大夫有禮送,成為特邀康大夫有豐富禮品相送,還有執(zhí)業(yè)獸醫(yī)在線為您解答!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