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上面的帖子,斗膽不才對部分觀點表明下自己的看法,還望大家不要拿磚頭拍我。謝謝。僅此為交流……
1、關于VBN:VBN(揮發(fā)性鹽基氮):是指動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細菌的作用,在腐敗過程中,使蛋白質分解而產生氨以及胺類等堿性含氮物質。此類物質具有揮發(fā)性,在堿性溶液中蒸出后,用標準酸滴定計算含量。 事實上這個概念在我們魚粉這個原料里面我一般指TVBN(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即揮發(fā)性鹽基總氮。在概念里我們也不難看出是指氨以及胺類物質,就是說TVBN=氨+胺類。胺類一般是指由于腐敗而產生,主要如下:組胺、三甲胺、腐胺、尸胺等等,飼料廠的人員都知道,魚粉VBN檢測方法一般是半微量定氮法,但是您可以知道通過此法根本就檢測不出組胺等的值,為什么?因為組胺的沸點是167℃/(1.8mmHg),用半微量滴定法根本就檢測不到組胺的值,水的沸點是多少?100℃而已,組胺如何被硼酸吸收?所以這里就牽涉到一個問題,那發(fā)酵豆粕的VBN高是怎么回事??是因為腐敗嗎?事實上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去檢測一下啤酒,一般啤酒的VBN是多少您知道嗎?--60左右。大家還可以去檢測一下酸奶,酸奶VBN有多少您知道嗎?市場很多酸奶包括一線品牌都有VBN,在30到70都有。當然上述值一個是有差異,二個是有誤差,三個是每批同品牌的都有些不同。那我想請問大家我們喝那么多酸奶大家感覺到不適了嗎?試問一下,飼料的VBN有多少您知道嗎?成品飼料的VBN一般很低很低,就算按照10%的添加量,發(fā)酵豆粕VBN按照200來算,在成品料也不過只是貢獻了20而已。好了,說到這里那么檢測魚粉VBN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是這樣的,盡管組胺無法通過半微量定氮準確檢測出來,但是組胺等的含量跟氨的含量成正相關關系,所以VBN值越高,組胺值就越高,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一般只說VBN的原因,因為VBN不包括組胺等胺類的含量。最后,那么發(fā)酵豆粕VBN高又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有沒有危害呢?這可以兩方面來講:1、就是大家所說的酸敗等,發(fā)酵失敗。這可能會使得VBN值過高,但是關于這點我無法給出準確答案。2、不管發(fā)酵失敗也好,還是沒有失敗也好,VBN的產生是為什么呢?解釋是:菌產生酶,而酶作用于蛋白,在切割大分子蛋白的時候對蛋白所造成的損害,具體的講就是切割大分子蛋白使其產生氨基,然后這個氨基就會被半微量定氮法檢測出來,從而引起VBN,如果越高說明酶對蛋白質切割造成的氨基越多。但是事實上他并無害。所以對于VBN總結就是:首先我們要去關心發(fā)酵豆粕里面有沒有沙門氏菌、霉菌毒素等,大家知道魚粉的組胺產生主要是沙門氏菌等的作用。這個是其一,其二是大家要了解何謂VBN以及檢測方法,并對組胺、腐胺及尸胺(胺類是劇毒物質)有一個了解和認識,否則就成為了人云亦云。
2、小肽:關于小肽,因為小肽大家一般認為是2到3個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但是暫無準確定義。小肽的意義我就無需班門弄虎,但是關鍵是小肽目前無法準確檢測,用三氯乙酸法也好,用超濾膜法也好,這些都無法排除無機氮等對其的影響,盡管方法還有很多,但是或多或少都有自身的缺陷。僅能做個參考而已。其實大家是否知道,小肽到目前為止,我依舊悲觀認為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性產品。(大家可別拍我先)。但是我還是很希望相信能有真正的廠家能生產出意義上的小肽飼料。
3、發(fā)酵豆粕的蛋白問題:其實我在這里是想解釋,用多少蛋白的豆粕做原料并不要緊,為什么?原因很簡單,每個區(qū)域的豆粕來源不一定,有些地區(qū)甚至連油廠都沒有??赡艽蟛糠謴S家都是用46cp發(fā)酵,有的是用48發(fā)酵,其實這無口非議,你用48發(fā)酵的就比46的好嗎?未必??!關鍵還得看結果?,F(xiàn)在大家都接受抗原,如果48cp發(fā)酵不徹底,一半還是豆粕,賣給大家大家還要嗎?46蛋白發(fā)酵的抗原降解很干凈大家要不要?所以這里牽涉到的問題就是這不是關鍵點。關鍵點在于最后的蛋白。大家知道,蛋白是不可能憑空產生的,如果是46發(fā)酵的,結果是50,但是如果是43發(fā)酵的,結果也是50就有問題了。當然48cp發(fā)酵的蛋白會高些。我跟大家解釋一下,以46豆粕為例,里面有5%左右的三糖和四糖,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脹氣因子,這塊在發(fā)酵的時候一般被當做糖原被有益菌利用掉了,所以損耗了。另外一部分就是水分的損耗,由13降低到了10。所以整個下來就是8%左右的得率。然后您拿46除以0.92剛好是50。對吧?所以大家要記住,物質是守恒的,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您用什么樣的豆粕不要緊。關鍵是產品要穩(wěn)定,抗原要講解的干凈,質量要好,否則就失去了發(fā)酵的初衷和意義?。。?br />
上述拙見,敬請批評指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