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38|回復: 1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麥替代玉米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發(fā)表于 2011-6-5 20: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小麥替代玉米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一是小麥的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麥13.5%,而玉米8.7%),可以節(jié)省昂貴的蛋白質(zhì)原料的費用;二是小麥的有效磷含量高(小麥0.21%,而玉米0.10%),可以節(jié)省磷酸氫鈣的使用量;三是小麥的粗脂肪含量低(小麥1.70%,而玉米3.60%),能很大程度改善肉胴體品質(zhì)。

    缺點:一是小麥中纖維素含量高,主要是木聚糖,不同品種小麥的木聚糖含量常在1%~10%,而豬消化道由于不能分泌內(nèi)源性木聚糖酶,因此,必須通過外源添加物質(zhì)才能提高豬對小麥的消化率;二是水溶性的木聚糖在胃腸道中會產(chǎn)生黏性,從而影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形成對胃腸多肽的抑制,導致胰液分泌紊亂;三是木聚糖會構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而細胞壁包裹淀粉顆粒后,會阻礙動物對淀粉的消化;四是由于木聚糖會被腸道微生物利用,導致微生物增殖,從而產(chǎn)生腹瀉等問題。

    2 豬日糧中使用小麥

    采用小麥日糧來替代玉米日糧,可以大幅度地節(jié)約飼料成本,平均每噸全價飼料可節(jié)約50~200元,同時通過使用小麥專用酶(HF1302),能夠使豬獲得與飼喂玉米、豆粕日糧后同樣的生長性能。

    用小麥日糧替代玉米需要對小麥的營養(yǎng)價值、小麥的加工、小麥日糧配方的調(diào)整和小麥日糧中加酶等環(huán)節(jié)有深入全面的認識,否則替代效果會受到影響。

    2.1 豬料中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

    小麥可以替代各階段豬(保育豬、生長豬、育肥豬和母豬)日糧中玉米的30%~100%。對保育豬能替代30%~50%,生長豬50%~70%,育肥豬70%~100%。

    2.2 豬料配方調(diào)整重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小麥中賴氨酸含量比玉米、豆粕低,而賴氨酸含量與豬生長速度要求成正比,因此當用小麥配方時,日糧蛋白質(zhì)賴氨酸的組成成分水平要比玉米、豆粕日糧高0.5%~1.5%,此時就應額外添加合成賴氨酸;二是小麥替代玉米,通??梢怨?jié)省豆粕用量30~100千克/噸;三是小麥替代玉米,可以減少磷酸氫鈣用量2~4千克/噸。

    2.3 對小麥進行粗加工

    以小麥為主要組成原料的豬飼糧需要粗粉碎,小麥加工后適宜粒度為700~900微米,一粒小麥粉碎成4~5碎粒為宜。這樣既可獲得較高的消化率,又可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還具有較好的飼料流動性。

    3 雞、鴨和鵝日糧中使用小麥

    結(jié)合家禽的消化生理特點和小麥型日糧存在的優(yōu)缺點,建議在使用時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3.1 日糧配方調(diào)整

    3.1.1 能量 就本身的能量而言,玉米和小麥相差不是很大,但動物對玉米和小麥的能量消化率卻差別很大,如代謝能(家禽)中玉米為3350千卡/千克,小麥2900~3120千卡/千克,特別是家禽對淀粉多糖的消化率只有12%。因此在小麥日糧中如加入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膠酶等非淀粉多糖酶能有效分解植物細胞壁、分解畜禽不能降解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從而降低腸道內(nèi)容物黏度,加速養(yǎng)分吸收。如添加小麥酶,還可提高小麥代謝能(家禽在100千卡/千克左右)。

    3.1.2 蛋白質(zhì) 玉米粗蛋白含量為8.0%~8.7%,小麥含量則為11.5%~14.0%。但在使用過程中小麥氨基酸的含量雖然高于玉米但卻顯著低于豆粕,如果用小麥替代玉米后仍將配方粗蛋白水平維持不變,則會由于豆粕用量的下降而導致某些氨基酸的下降量無法用小麥來彌補的現(xiàn)象。因此,建議小麥替代玉米后視具體情況適當提高粗蛋白配方水平,或者添加賴氨酸來補充限制氨基酸不足。

    3.1.3 亞油酸 用小麥代替玉米,可增加動物脂肪硬度,提高畜禽胴體品質(zhì)。但家禽對亞油酸十分敏感,小麥亞油酸含量只有0.88%,遠低于玉米亞油酸2%的含量,因此,家禽日糧中用小麥作為主要能量飼料時,應將亞油酸列為最重要的營養(yǎng)指標之一。

    3.1.4 生物素 畜禽對小麥或小麥副產(chǎn)品中生物素利用率很低,如果生物素缺乏會造成一些疾病的發(fā)生,這也是多用小麥日糧會引起肉雞死亡率升高的一個原因(主要是猝死癥)。但可以通過添加肉粉,改善光照制度(前三周光照改變,降低生長速度,后三周逐漸增強)加以改善。

    3.1.5 葉黃素 葉黃素可較好地影響肉雞的膚色、腳色和蛋黃的顏色;小麥和玉米中葉黃素的含量差異顯著,黃玉米葉黃素含量為小麥葉黃素含量的9倍,而且小麥中的葉黃素家禽幾乎不能利用。因此小麥替代玉米對白色肉雞而言可使肉雞肌肉變白,提高肉的品質(zhì),從而提高出口肉雞的競爭力,但對于黃雞而言則應添加相應量的色素或使用一定量的玉米蛋白粉或苜蓿草粉用以彌補不足。

    3.2 家禽日糧中使用小麥的比例

    按營養(yǎng)平衡原則設計配方時,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應控制在30%~70%為宜。幼禽日糧小麥用量為20%~30%,中大禽料中小麥用量控制在30%~50%(最好40%),可獲得經(jīng)濟可行的飼料配方。

    3.3 小麥加工問題

    小麥日糧制粒后相對玉米而言結(jié)合緊密,制粒效果好。用作粉料時不能粉碎太細,以防飼喂時黏附鼻、眼、喙,長期飼喂易造成喙變形、拒食、生長速度下降等現(xiàn)象。另外應該注意小麥原料本身的品質(zhì),確保配方計算時小麥營養(yǎng)計算值不會偏高。此外,生長和儲存過程中感染赤霉病的小麥應謹慎使用。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8
發(fā)表于 2012-9-26 17:15:15 | 只看該作者
huizi555 發(fā)表于 2012-9-24 14:47
不會吧。小麥屬于能量原料,豆粕是蛋白原料怎么替換啊。蛋白可差3倍呢。

不好意思,失誤了,是替換玉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fā)表于 2012-9-24 14:47:03 | 只看該作者
lila 發(fā)表于 2012-6-26 16:47
多好的資料,現(xiàn)在好多飼料廠就想著用小麥替代豆粕呢~~

不會吧。小麥屬于能量原料,豆粕是蛋白原料怎么替換啊。蛋白可差3倍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fā)表于 2012-6-29 16:36:4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  很好  學習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fā)表于 2012-6-29 16:22:3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了!很是實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fā)表于 2012-6-28 06:50:1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資料很不錯,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fā)表于 2012-6-27 22:14:03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文章,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fā)表于 2012-6-26 16:47:42 | 只看該作者
多好的資料,現(xiàn)在好多飼料廠就想著用小麥替代豆粕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fā)表于 2012-6-24 18:15:57 | 只看該作者
但是目前從成本角度考慮的話,小麥和玉米的差異不是特別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2-6-24 15:10:59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資料,拜讀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1-10-4 07:47:2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資料,正需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5 15:5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